拼音:注音:部首:部首笔画:2

笔画:12 笔顺:折竖横竖折横竖折捺撇横竖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BGKH 五笔98:BGKH UNICODE:U+9694 四角号码:71227

仓颉:NLMRB GBK编码:B8F4 规范编码:2805

gé ㄍㄜˊ

◎ 遮断:隔开隔离隔绝隔断阻隔

◎ 相去有一段距离:隔壁隔年隔行( háng )。隔岸观火(喻见人遇到困难,漠不关心,采取观望或看热闹的态度)。隔墙有耳

◎ 思想感情有距离:隔阂隔膜隔心

◎ 隔

after an interval of at a distance from partition separate

详细字义

◎ 隔 gé

〈动〉

(1) (形声。从阜,鬲( gé )声。从“”,表示与地势高低上下有关。本义:阻隔、遮断)

(2) 同本义 [separate;impede;cut off;partition]

隔,障也。——《说文

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文选·张衡·西京赋》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把一间房隔成两间;隔越(阻隔,隔绝);隔碍(阻隔。即隔越)

(4) 间隔;距离 [at a distance from;after or at an interval of]

隔了七八年,虽模样儿出脱的齐整,然大段未改,所以认得。——《红楼梦

(5) 又如:隔涉(远隔);隔三差五(每隔不长;时常);隔岸(河的对岸);隔了这么多天

(6) 隔绝;断绝 [block up;isolate]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不相合 [not conform to]

至于士庶贵贱之隔,俗以为常。——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8) 抑制 [restrain]

核小者,曰“益智”,含之隔涎秽。——《齐民要术》引《广志

(9) 别离 [leave]。如:隔违(分别;离别)

(10) 通“”( jī)。打,敲打 [beat]

拮隔鸣球,掉八列之舞。——《汉书·扬雄传下》

词性变化

◎ 隔 gé

〈名〉

(1) 界限 [limit;demarcation line]

褒贬不甚明,得失无大隔。——唐· 魏玄同《请吏部各择寮属疏

(2) 格子 [window lattice]

走了进去,三间花厅,隔子中间,悬着斑竹帘。——《儒林外史

(3) 通“”。膈膜 [diaphragm]

脾生隔,肺生骨。——《管子·水地》

[①][gé]

[《廣韻》古核切,入麥,見。]

(1)阻隔;间隔。

(2)隔阂,不相合。

(3)分开;分隔。

(4)时间上距离远。

(5)别离。

(6)抑制。

(7)窗槅。

(8)变异。

(9)界限。

(10)古代音乐术语。指某些弹拨乐器按音的位置。

(11)通“”。

(12)通“”。

[②][jī]

[《集韻》古歴切,入錫,見。]

通“1”。

敲击。

[广 韵]:古核切,入21麥,ge,梗開二入耕見

[平水韵]:入声十一陌

[粤 语]:gaak3

[闽南语]:keh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中】【阜字部】 隔;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358第17

【唐韻】古核切【集韻】【韻會】各核切【正韻】各頟切,𠀤音膈。【說文】障也。【玉篇】塞也。【史記·秦始皇紀】防隔內外。【前漢·常惠傳】欲隔絕漢。 又通作鬲。【荀子·大略篇】鬲如也。【註】謂鬲絕於上。【史記·大宛傳】鬲漢道焉。【前漢·薛宣傳】西州鬲絕。又【陸厥與沈約書】一家之文,工拙壤鬲。 又【韻會小補】叶訖得切,音祴。【柳宗元·懲咎賦】讒妬結而不戒兮,猶斷斷於所執。勢危疑而多詐兮,逢天地之否隔。○按正字通引柳賦云,質韻音屹,固非。而韻會小補叶訖得切,亦謬。得在職韻,執在緝韻,職緝不相通,以隔叶執,不當作訖得切。 又與融通。【史記·秦始皇紀】昭隔內外,靡不淸淨,施於後嗣。【註】隔,一作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