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ān 注音:yān 部首:部首笔画:3

笔画:11 笔顺:捺竖折横撇捺竖折横横折 结构:半包围结构

五笔86:UDJN 五笔98:UDJN UNICODE:U+9609 四角号码:37716

仓颉:LSKLU GBK编码:D1CB 规范编码:4947

(閹)

yān ㄧㄢˉ

◎ 割去男人的或雄性动物的生殖器:阉鸡阉割

◎ 太监,封建时代的宦官:阉人阉党阉竖阉寺(指宦官)。阉宦

详细字义

◎ 阉

閹 yān

〈名〉

(1) (会意。从门,从奄,奄亦声。本义:被阉割的人。古代常用来看守宫门) 同本义 [eunuch]

(2) 特指宦官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阉君(主领宫内太监的官);阉奴(指太监);阉竖(太监的贱称。竖,供役使的人);阉党(依附阉官太监而结成的党派);阉官(由太监充任官员的贱称);阉竖(太监的贱称);阉儿(蔑称宦官);阉寺(宦官);阉使(出使的太监);阉狗(骂太监的话);阉尹(太监头头)

词性变化

◎ 阉

閹 yān

〈动〉

(1) 阉割 [castrate]

宦官悉用阉人。——《后汉书

(2) 又如:阉侍(被阉过的奴仆。也称阉奴、阉阍);阉洁(割除动物的睾丸或卵巢)

[①][yān]

[《廣韻》央炎切,平鹽,影。]

[《廣韻》衣儉切,上琰,影。]

亦作“1”。“1”的繁体字。

(1)被阉割的人。指宫中守门的太监。后为太监的通称。

(2)阉割。

(3)掩闭;压抑。

(4)曲意逢迎。参见“閹然”。

(5)通“”。门扉。

(6)通“”。尽。

(7)通“”。气息微弱。参见“閹然”。

[平水韵]:下平十四盐·上声二十八琰

[粤 语]:jim1

[闽南语]:iam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門字部】 閹;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343第12

【唐韻】英廉切【集韻】【韻會】衣廉切【正韻】衣炎切,𠀤音淹。【說文】豎也。宮中閹閽閉門者。从門,奄,意兼聲。【廣韻】男無勢,精閉者。【前漢·敘傳】閹尹之呰。【註】謂宮人爲閹者,謂其精氣奄閉不洩也。一曰主奄閉門者。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戌曰閹茂。【釋文】閹,音淹。【史記·歷書】游兆,閹茂二年。【註】閹茂,一作淹戊。【管子·幼官篇】春行冬政,肅。行秋政,雷。行夏政,閹。【註】陽氣獨盛。 又【廣韻】【集韻】【韻會】衣檢切【正韻】於檢切,𠀤音渰。義同。 【集韻】通作奄。


考證:〔【爾雅·釋天】太歲在戊曰閹茂。〕 謹照原文在戊改在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