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íng 注音:píng 部首:氵 部首笔画:3
笔画:11 笔顺:捺捺横撇折横横撇折横横 结构:左中右结构
五笔86:IEEG 五笔98:IEEG UNICODE:U+6DDC 四角号码:37120
仓颉:EBB GBK编码:9C4B 规范编码:7335
淜
píng ㄆㄧㄥˊ
◎ 〔淜滂〕风吹物发出的声音。
◎ 蹚水过河。
[①][píng]
[《廣韻》扶冰切,平蒸,並。]
[《集韻》皮冰切,平蒸,並。]
涉水过河。通作“馮”。
[②][píng]
[《集韻》披冰切,平蒸,滂。]
象声词。风击物声或水声。
[③][péng]
(2)方言。堤坝。又作地名用字。普淜,在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邻接楚雄彝族自治州处。元代以后曾在此设驿站。
[广 韵]:扶冰切,下平16蒸,píng,曾開三平蒸並
[平水韵]:下平十蒸
[国 语]:péng,píng
[粤 语]:paang4pang4pi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淜;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630第05
【集韻】披冰切,音砰。淜滂,水聲。一曰風擊物聲。【宋玉·風賦】飄忽淜滂。 又【玉篇】古文馮字。註詳冫部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