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àn xuán 注音:xiàn xuán 部首:部首笔画:2

笔画:7 笔顺:竖折横横横折捺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86:EGCU 五笔98:EGCU UNICODE:U+53BF 四角号码:77732

仓颉:BMI GBK编码:CFD8 规范编码:0720

(縣)

xiàn ㄒㄧㄢˋ

◎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 县

county

详细字义

◎ 县

縣 xiàn

〈名〉

(1) (会意。从系持倒首。象悬挂的样子。( xuán )本义:悬挂)

(2) 县假借为“”,为州县的县 [county]。行政区划单位。周代县大于郡,秦以后县属于郡。今为一级行政区划,隶属于地区、自治州、直辖市之下

遂缚诣县。——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南番二县。——《广东军务记

龙泉县。——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开道置县。——《明史

(3) 又如:县尹(一县的长官);县学(旧制设在县里的学校,以培养人才,教育百姓,称县学);县委(中国共产党县一级委员会的简称)

(4) 官府 [local authorities]。如:县君(宋代官员妻子的一种封号);县治(县衙;县政府)

(5) 古代天子所治之地,在京都周围千里之内,即王畿 [feud]。如:县内(儒家之说,以四海之内为九州,其一为畿内,天子所治);县主(皇族女子的封号);县公主(汉代皇女的封号)

(6) 另见 xuán

词性变化

◎ 县

縣 xuán

〈名〉

(1) 古称悬挂的乐器,如钟磬等 [instrument]

正乐縣之位。——《周礼·小胥》。注:“谓钟磬之属。”

(2) 又如:县垂(指钟磬等悬挂乐器);县兴(奏钟磬之类的乐器);县磬(悬挂的磬。喻空无所有,贫困之极)

(3) 秤锤 [the sliding weight of a steelyard]

故衡诚縣不可欺以轻重。——《礼记·经解》。注:“谓锤也。”

(4) 又如:衡县(秤锤)

◎ 县

縣 xuán

〈形〉

(1) 远,悬殊 [be separated]

县隔千里。——《汉书·高帝纪》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庄子·大宗师》。向注:“无所系也。”

(2) 又如:县隔(相隔很远或差别很大。同“悬隔”);县久(历时久长);县远(悬殊;距离遥远)

(3) 另见 xiàn

[①][xuán]

[《廣韻》胡涓切,平先,匣。]

亦作“1”。“1”的繁体字。

(1)挂。

(2)古称悬挂的乐器,如钟磬等。

(3)悬钟磬之具。

(4)维系;拴系;系联。

(5)差距;远。

(6)揭示;颁立。

(7)悬赏。

(8)秤锤。

(9)称量;衡量。

(10)祭名。

(11)姓。春秋时有县成。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②][xiàn]

[《廣韻》黄練切,去霰,匣。]

亦作“2”。“2”的繁体字。

(1)古称天子所居之地。

(2)地方行政区划名。周时已有县邑。春秋时期秦、晋、楚等大国将兼并土地置县,故县多在边地。后各国将县制内移,边远地置郡。秦统一六国后,始以郡统县,历代因之。隋唐以后,县隶于府或州。辛亥革命后,直隶于省、特别区。解放后,或隶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或隶于自治州、省辖市。

(3)谓以其地为县。

(4)引申为侵占别国土地。

(5)县官。

(6)特指赤县。

[平水韵]:下平一先·去声十七霰

[国 语]:xiàn,xuán

[粤 语]:jyun2jyun6

[闽南语]:koan7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縣;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64第16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涓切,音懸。【說文】繫也。【註】徐鉉曰:此本是縣挂之縣,借爲州縣之縣。今俗加心,別作懸,義無所取。【易·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詩·周頌】應田縣鼓。【周禮·春官·小胥】正樂縣之位。【儀禮·燕禮】樂人縣。【左傳·成二年】曲縣繁纓以朝。【前漢·高帝紀】縣隔千里。 又【廣韻】黃練切【集韻】熒絹切,𠀤音炫。【正韻】形甸切,音現。【釋名】縣,懸也,懸係于郡也。【廣韻】古作寰。楚莊王滅陳爲縣,縣名自此始。【周禮·天官·大宰】邦縣之賦。【註】邦縣四百里。又【地官·小司徒】四甸爲縣。又【遂人】五鄙爲縣。【魯語】三鄕爲縣。【史記·秦始皇本紀】大矣哉,宇縣之中。【註】縣,赤縣。【前漢·地理志】分天下爲郡縣。 又【史記·絳侯世家註】縣官,謂天子也。王者官天下,故曰縣官也。 又姓。【禮·曲禮】縣賁父。【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縣單父。○按《說文》在𥄉部,今倂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