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āo 注音:tāo 部首:部首笔画:4

笔画:14 笔顺:横横折竖撇捺捺撇撇竖横折横横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FNHV 五笔98:FNHE UNICODE:U+97EC 四角号码:52077

仓颉:QSBHX GBK编码:E8BA 规范编码:5626

(韜)

tāo ㄊㄠˉ

◎ 弓或剑的套子。

◎ 隐藏,隐蔽:韬光养晦隐藏才能,收敛锋芒,不使外露。亦作“韬晦”)。

◎ 用兵的谋略:韬钤韬略

详细字义

◎ 韬

韜、鞱 tāo

〈名〉

(1) (形声。从韦,舀( yǎo)声。韦,熟皮。本义:剑套)

(2) 同本义 [scabbard]

韬,剑衣也。——《说文

(3) 装弓的袋子 [bow case]

韬,弓衣也。——陆德明经典释文

(4) 用兵的计谋 [military strategy]

不劳孙子法,自得 太公韬。—— 李德裕《 李文饶集》

(5) 又如:韬钤(用兵的谋略);韬略(指军事上的谋略)

词性变化

◎ 韬

韜 tāo

〈动〉

(1) 掩藏 [conceal;hide;cover up]

韬舌辱壮志,叫阍无助声。——杜牧感怀诗一首

(2) 又如:韬光晦迹,韬光讳彩(收敛锋芒;隐藏踪迹);韬日(日光隐藏);韬世(比喻度量之大,足以容世);韬光(收敛光彩,比喻人怀才不露);韬沉(隐逸);韬含(谙记,熟诸);韬表(弥封书表);韬面(遮面)

(3) 纳弓于弓袋 [put bow into case]

韬,弓藏也。——《广雅·释器》

(4) 如:韬弓(纳弓入弓套)

(5) 包容 [contain]

有韬世之量。——潘岳寡妇赋

(6) 又如:韬世(度量大);韬合(包容切合);韬涵(包含)

(7) 宽;缓 [relax]

[梁元帝] 常言:“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资治通鉴

[①][tāo]

[《廣韻》土刀切,平豪,透。]

2”的被通假字。亦作“1”。“1”的繁体字。亦作“1”。

(1)弓袋。

(2)纳弓于弓袋。参见“韜弓”。亦指藏刀于刀鞘中。

(3)掩藏;敛藏。

(4)包容;蕴含。

(5)包扎;敛束。

(6)牧畜。

(7)古兵书有《太公六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相传为周文王师姜望所撰。后因以借指用兵的谋略。

(8)《广雅·释诂三》:“韜,寬也。”引申为宽馀,优长。

(9)通“翿”。古代行射礼时用以指挥进退的旗。

[②][tào]

[《集韻》叨号切,去号,透。]

2”的繁体字。

古代护臂的皮套。

[平水韵]:下平四豪·去声二十号

[粤 语]:tou1

[闽南语]:tho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中】【韋字部】 韜;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396第03

【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𠀤音叨。【說文】弓衣也。从韋舀聲。【玉篇】劒衣也。【廣韻】藏也。【詩·小雅·彤弓傳】櫜韜也。又【周頌·時邁疏】櫜者,弓衣。一名韜弓,故納弓於衣謂之韜弓。 又【玉篇】義也。 又【玉篇】韜杠也。【儀禮·鄕射禮】杠長三仞,以鴻脰韜上二尋。【註】以帛巾冒杠上加雁頸也。 又【玉篇】寬也。 又【韻會】與弢同。【前漢·藝文志】《六弢》。【註】師古曰:卽今之《六韜》也。弢與韜同。 又【集韻】叨号切,音套。臂衣也。 【集韻】或作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