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āng 注音:gāng 部首:部首笔画:2

笔画:10 笔顺:竖折捺撇横竖折竖竖竖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MUMJ 五笔98:MUMJ UNICODE:U+525B 四角号码:72700

仓颉:BULN GBK编码:8482 规范编码:

gāng ㄍㄤˉ

◎ 见“”。

[①][gāng]

[《廣韻》古郎切,平唐,見。]

1”的繁体字。

(1)坚硬。

(2)刚直;倔强。

(3)强盛;健旺。

(4)肃杀。

(5)勉强。

(6)古代哲学家用阴阳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势力,认为阳性剛,阴性柔。因以“”指:(1)“阴阳”之阳。参见“剛柔”。(2)“晝夜”之昼。昼为阳,夜为阴。参见“剛柔”。(3)“奇偶”之奇。奇为阳,偶为阴。参见“剛日”。(4)“君臣”之君。君为阳,臣为阴。《易·鼎》:“玉鉉在上,剛柔節也。”高亨注:“君上爲剛,臣民爲柔。節,有節度也。”

(7)副词。才。

(8)副词。偏;只。

(9)副词。恰好,正好。

(10)钢。铁和碳的合金。

(11)通“”。公牛。

(12)鼓名。

(13)兵车名。

(14)星名。即天罡。北斗七星之柄。

(15)姓。元有刚僧,清有刚毅、刚林。

[上古音]:阳部見母,kang

[广 韵]:古郎切,下平11唐,gāng,宕開一平唐見

[平水韵]:下平七阳

[唐 音]:gɑng

[国 语]:gāng

[粤 语]:gong1

[闽南语]:ko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刀字部】 剛;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41第11

〔古文〕𠜛𠇝𠇙【唐韻】古郞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郞切,𠀤音岡。【說文】彊斷也。从刀,岡聲。【增韻】堅也,勁也。【易·乾卦】大哉乾乎,剛健中正。【司馬光·潛虛】剛,天之道也。又作㓻。【史記·樂書】而民㓻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