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ù 注音:zhù 部首:部首笔画:4

笔画:9 笔顺:捺撇撇捺捺横横竖横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OYGG 五笔98:OYGG UNICODE:U+70B7 四角号码:90814

仓颉:FYG GBK编码:ECC4 规范编码:4329

zhù ㄓㄨˋ

◎ 灯心。

◎ 烧,燃香:炷香

◎ 量词,指燃着的线香:一炷香

详细字义

◎ 炷 zhù

〈名〉

(1) (形声。从火,主声。本作“”。本义:灯蕊)

(2) 同本义 [wick of an oil lamp]

尝夜宿民家,遇灯炷尽,主人将续之,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新唐书

(3) 烛;灯;灯笼 [candle;torch;lamp;lantern]

其母梦神官持炷送一儿至,曰:“善视之,防七十二难也。”——《郭新楷传

(4) 可燃的柱状物 [an ignitable columnar thing]。如:艾炷

词性变化

◎ 炷 zhù

〈动〉

(1) 点燃 [light;ignite;kindle]

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陆游夏日杂题

(2) 又如:炷香(烧香;燃香。口语指一枝香的略称)

◎ 炷 zhù

〈量〉

用于点着的香。如:一炷香

[①][zhù]

[《廣韻》之戍切,去遇,章。]

[《廣韻》之庾切,上麌,章。]

(1)灯炷;灯心。

(2)指灯;烛。

(3)指可燃烧的柱状物。

(4)点,烧。

(5)量词。用于点着的线香。

[广 韵]:之庾切,上9麌,zhǔ,遇合三上虞章

[平水韵]:上声七麌·去声七遇

[粤 语]:zyu3

[闽南语]:chu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中】【火字部】 炷; 康熙笔画:9; 页码:页669第06

【廣韻】之戍切【集韻】【韻會】朱戍切,𠀤音注。【玉篇】燈炷也。【正韻】火炷燼所著者。【讀曲歌】然燈不下炷,有油那得明。 又【廣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𠀤音主。義同。 【集韻】本作主。◎按說文主字註云:鐙中火主也。徐鉉曰:今俗別作炷,非是。然炷與主分相沿已久。今皆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