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ú 注音:hú 部首:木 部首笔画:4
笔画:15 笔顺:横竖撇捺撇折撇折横横竖捺捺横竖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SQEF 五笔98:SQEF UNICODE:U+69F2 四角号码:44900
仓颉:DNBJ GBK编码:E9CE 规范编码:5887
槲
hú ㄏㄨˊ
◎ 〔槲寄生〕常绿小灌木,茎柔软,有节,雌雄异株,寄生在槲、杨、柳、榆等树枝上,茎叶入中药。
◎ 落叶乔木或灌木,木材坚硬。叶可喂柞蚕,树皮可做染料,果实入可药。
详细字义
◎ 槲 hú
〈名〉
即柞栎 [daimyo oak]。一种栎属落叶乔木,叶大,互生,阔倒卵形,粗缘,雌雄同株,花单性,雄花柔荑花序,雌花穗较短,坚果卵球形,壳斗杯状,材质坚硬,树皮及叶可作药用,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
暂无汉字(槲)的汉语大字典的解释 [广 韵]:胡谷切,入1屋,hú,通開一入東匣
[平水韵]:入声一屋
[国 语]:hú
[粤 语]:huk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槲;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547第18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谷切,音斛。槲𣙙,木名。【爾雅·釋木疏】江河閒以作柱。【本草圖經】槲木,高丈餘,與櫟相類,亦有斗。【唐·許渾·峽山寺詩】古木高生槲。則槲爲大木也。詳𣙙字註。 又【玉篇】胡木切。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