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āi 注音:gāi 部首:部首笔画:2

笔画:8 笔顺:折竖捺横折撇撇捺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BYNW 五笔98:BYNW UNICODE:U+9654 四角号码:70282

仓颉:NLYVO GBK编码:DAEB 规范编码:4063

gāi ㄍㄞˉ

◎ 台阶,层次:“具泰一祠坛……三陔”

◎ 田间的土岗子。

◎ 指“陔夏”(古乐章名):“宾出,奏陔”

详细字义

◎ 陔 gāi

〈量〉

(1) (形声。从阜,亥声。从“”,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台阶的层次) 同本义 [steps' order]

陔,阶次也。——《说文

泰一坛三陔。——《汉书·郊祀志》。注:“重也。”

(2) 又如∶三陔坛(三重坛)

词性变化

◎ 陔 gāi

〈名〉

(1) 田埂 [a low bank between fields]

循彼南陔,言采其兰。——晋· 束皙《补亡诗·南陔》

(2) 又如:南陔(南边的田埂)

(3) 古乐章《陔夏》的省称 [ Gaixia movement]

宾出,奏《》。——《仪礼·乡饮酒礼》

(4) 又如:陔鼓(奏《陔夏》时伴奏之鼓)

(5) 通“

(6) 数词。十京(即一万万) [one hundred million]。如:陔兆(形容数量很多)

(7) 八极,极远的地方[a place very far from]

灵凤所以晨起丹穴,夕萃轩丘,日未移晷,周 章九陔。——《抱朴子·广譬》

[①][gāi]

[《廣韻》古哀切,平咍,見。]

(1)层次;阶次。

(2)田埂。

(3)借指畦,田亩。

(4)古乐章《陔夏》的省称。

(5)同“”。数词。

(6)阶梯。

[广 韵]:古哀切,上平16咍,gāi,蟹開一平咍見

[平水韵]:上平十灰

[粤 语]:goi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中】【阜字部】 陔;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350第13

【唐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𠀤音該。【說文】階次也。【玉篇】階也,隴也。【前漢·郊祀志】祠壇放亳忌泰,一壇三陔。【註】陔,重也。三陔,三重壇也。 又南陔,笙詩名。【詩序】南陔,孝子相戒以養也。【儀禮·燕禮】笙入立于縣中,奏南陔,白華,華黍。 又陔夏,樂名。九夏之一。【儀禮·鄕飮酒禮】賔出,奏陔。【註】陔,陔夏也。陔之言戒也。終日燕飮,酒罷,以陔爲節,明無失禮也。 又通作祴。【周禮·春官·鐘師祴夏註】祴,讀爲陔鼓之陔。客醉而出,奏陔夏。 又【玉篇】亦作垓。【揚雄·河東賦】行睨陔下與彭城。【史記·項羽本紀】作垓下。 又與閡通。【前漢·禮樂志郊祀歌】專精厲意逝九閡。【註】閡猶陔。淮南子,期乎九陔之上,請九天之上也。 又叶堅奚切,音稽。【道藏歌】玉皇命玉眞,飛軒浪大陔。諸天驩且悅,瓊音自愴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