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ān 注音:zān 部首:儿 部首笔画:2
笔画:4 笔顺:横折撇折 结构:独体结构
五笔86:AQV 五笔98:AQV UNICODE:U+5142 四角号码:50212
仓颉:QHU GBK编码:83B3 规范编码:
兂
zān ㄗㄢˉ
◎ 古同“簪”。
[①][zān]
[《廣韻》作含切,平覃,精。]
[《廣韻》側吟切,平侵,莊。]
(1)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
(2)插;戴。
(3)连缀。
(4)通“槮”。置于水中捕鱼的积柴。
[②][zǎn]
[《集韻》子感切,上感,精。]
亦作“簮2”。
疾速。
[国 语]:zān,zǎn
[粤 语]:zaam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儿字部】 兂; 康熙笔画:4; 页码:页123第05
【正譌】古文簪字。註見竹部十二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