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í dī 注音:dí dī 部首:钅 部首笔画:5
笔画:16 笔顺:撇横横横折捺横捺撇竖折横竖竖折横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QUMD 五笔98:QYUD UNICODE:U+955D 四角号码:80727
仓颉:XCYCB GBK编码:EFE1 规范编码:6117
镝
(鏑)
dí ㄉㄧˊ
◎ 镝
详细字义
◎ 镝
鏑 dī
〈名〉
(1) 稀土族的三价金属元素,它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已知的具有最大磁性的物质之列。其氧化物呈白色,而盐呈微黄色 [dysprosium]——元素符号Dy
(2) 另见 dí
基本词义
◎ 镝
鏑 dí
〈名〉
(1) (形声。从金,啇( dí )声。本义:箭的尖头)
(2) 同本义 [arrowhead]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锋镝;箭镝;镝矢(内部有三个小空洞的箭头。射出时会发出响声,因此也叫鸣镝);镝箭(即镝矢)
(4) 箭 [arrow]
(5) 另见 dī
[①][dí]
[《廣韻》都歷切,入錫,端。]
“镝1”的繁体字。
箭头;箭。
[②][dī]
“镝2”的繁体字。
金属元素。符号Dy。是稀土元素之一。
[平水韵]:入声十二锡
[粤 语]:dik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鏑;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328第06
【唐韻】都歷切【集韻】【韻會】【正韻】丁歷切,𠀤音的。【說文】矢鏠也。【釋名】鏑,敵也。可以禦敵也。【史記·秦楚之際月表】銷鋒鏑。【註】鏑,音的。一作鍉。又【匈奴傳】作爲鳴鏑。【註】鏑,箭也。如今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