浿

拼音:pèi 注音:pèi 部首:部首笔画:3

笔画:10 笔顺:捺捺横竖折横横横撇捺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IMY 五笔98:IMY UNICODE:U+6D7F 四角号码:36180

仓颉:EBUC GBK编码:9BD6 规范编码:6634

浿

pèi ㄆㄟˋ

◎ 〔浿水〕今朝鲜青川江和大同江的古称。

[①][pèi]

[《廣韻》普蓋切,去泰,滂。]

古水名。在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之北,即今之清川江。一说为今之大同江或鸭绿江。

[广 韵]:普蓋切,去14泰,pèi,蟹開一去泰滂

[国 语]:pèi

[粤 语]:bui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浿;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625第24

【唐韻】【集韻】【韻會】𠀤普蓋切,音霈。水名。【說文】水出樂浪鏤方,東入海。【前漢·地理志】浿水,出遼東塞外,西南至樂浪縣,西入海。 又縣名。【十三州志】浿水縣,在樂浪東北。 又丘名。【括地志】浿丘,在靑州臨湽縣西北。【史記·楚世家】朝發浿丘。 又【廣韻】普拜切【集韻】【韻會】佈拜切,𠀤音湃。又【集韻】博蓋切,音貝。又薄邁切,音敗。義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