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ǔn 注音:gǔn 部首:部首笔画:6

笔画:14 笔顺:折折捺捺捺捺竖折横横横折撇折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XJXX 五笔98:XJXX UNICODE:U+7DC4 四角号码:26912

仓颉:VFAPP GBK编码:BE69 规范编码:

gǔn ㄍㄨㄣˇ

◎ 见“”。

[①][gǔn]

[《廣韻》古本切,上混,見。]

1”的繁体字。

(1)绳。

(2)编织的带子。

(3)见“緄邊”。

(4)捆;束。

[②][hùn]

[《集韻》户衮切,上混,匣。]

通“1”。“2”的繁体字。

(1)混同。

(2)绲戎,古西戎之一。

[广 韵]:古本切,上21混,gǔn,臻合一上魂見

[平水韵]:上声十三阮

[粤 语]:gwan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緄;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929第02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本切,音袞。【說文】繡帶也。【詩·秦風】竹閉緄縢。【傳】緄,繩也。【後漢·南匈奴傳】童子佩刀緄帶各一。【註】緄,織成帶也。 又【集韻】胡昆切,音魂。縫也。 又【集韻】戸袞切,音混。混夷或作緄。【史記·匈奴傳】自隴以西有綿諸緄戎。【註】字當爲混。 又【集韻】公渾切,音昆。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