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ǔ 注音:qǔ 部首:齒 部首笔画:15
笔画:24 笔顺:竖横竖横撇捺撇捺横撇捺撇捺折竖撇竖折横竖折竖横捺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HWWY 五笔98:HBTY UNICODE:U+9F72 四角号码:22727
仓颉:YUHLB GBK编码:FD78 规范编码:
齲
qǔ ㄑㄩˇ
◎ 见“龋”。
[①][qǔ]
[《廣韻》驅雨切,上麌,溪。]
“龋1”的繁体字。
(1)蛀牙。
(2)指牙痛。
[广 韵]:驅雨切,上9麌,qǔ,遇合三上虞溪
[平水韵]:上声七麌
[粤 语]:geoi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下】【齒字部】 齲; 康熙笔画:24; 页码:页1535第05
【唐韻】區禹切【集韻】【韻會】顆羽切,𠀤音踽。【說文】齒蠹也。【釋名】齲,朽也。蟲齧之齒,缺朽也。【廣雅】齲,病也。【史記·倉公傳】齊中大夫病齲齒。【後漢·梁冀傳】冀妻能爲齲齒笑。【註】風俗通曰:齲齒笑者,若齒痛不忻忻也。【淮南子·說山訓】割脣而治齲。 又【正韻】齲,齒啓貌。 又【集韻】果羽切,音矩。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