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ān 注音:jiān 部首:部首笔画:4

笔画:13 笔顺:捺撇横竖折横横竖竖捺捺捺捺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86:UEJO 五笔98:UEJO UNICODE:U+714E 四角号码:80332

仓颉:TBNF GBK编码:BCE5 规范编码:3000

jiān ㄐㄧㄢˉ

◎ 熬:煎药煎熬

◎ 烹饪方法,把食物放在少量的热油里弄熟:煎鱼

◎ 量词,指中药煎汁的次数:头煎二煎

◎ 煎

decoct fry

详细字义

◎ 煎 jiān

〈动〉

(1) (形声。从火,前声。“”字写在下面时常变形成为四点。本义:煎熬)

(2) 同本义 [decoct]

煎,熬也。——《説文

煎,火干也。凡有汁而干谓之煎。——《方言七

帐下烹煎皆美人。——苏轼豆粥

(3) 又如:煎米(指熬粥);煎服(煎汁服下);煎盘(方言。平底锅);煎豆摘瓜(喻亲属相残)

(4) 比喻折磨;使其痛苦 [torture]

渐见愁煎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逆以煎我怀。

(5) 又如:煎熬(比喻折磨);煎情(焦侓的心情)

(6) 一种烹饪方法。锅里放油加热后,把食物放进去,使表面变成焦黄 [fry in shallow oil]

手团作饼,膏油煎。——《齐民要术·饼炙》

(7) 又如:煎点(油煎的糕点);煎鱼;煎鸡蛋

(8) 消熔 [melt]

徒恨芳膏,煎灼灯明。——《后汉书·何顒传》

(9) 又如:煎蒸(燃烧而消熔);煎销(熔化)

(10) 闹 [noise]。如:煎炒(吵闹;无理取闹);前聒(喧闹)

词性变化

◎ 煎 jiān

〈量〉

中药煎汁的次数[decoction]。如:头煎;二煎

[①][jiān]

[《廣韻》子仙切,平仙,精。]

(1)熬煮。

(2)借以指汤药。

(3)一种烹饪方法。锅里放油,加热后,把食物放进去,使表面变成焦黄。

(4)熔炼。

(5)消熔。

(6)比喻折磨,焦虑。

(7)比喻吵闹。

(8)量词。中药煎汁的次数。

[②][jiàn]

[《廣韻》子賤切,去線,精。]

用蜜或糖浸渍的果品。

[③][jiǎn]

[《集韻》子淺切,上,精。]

减损。

[广 韵]:子仙切,下平2仙,jiān,山開三平仙A精

[平水韵]:下平一先·去声十七霰

[粤 语]:zin1

[闽南语]:chian1,choaN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中】【火字部】 煎;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676第10

【廣韻】【集韻】子仙切【韻會】將仙切,𠀤音湔。【說文】熬也。【玉篇】火去汁也。【廣韻】熟煑也。【揚子·方言】火乾也。凡有汁而乾謂之煎。【禮·內則】煎醢。【儀禮·卽夕】凡糗不煎。【周禮·天官】內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亨,煎和之事。又【冬官·考工記】㮚氏爲量,攺煎金錫則不秏。【註】重煎謂之攺煎也。又【揚子·方言】煎,盡也。 又【正韻】則前切,音箋。義同。又【集韻】【韻會】𠀤子淺切,音翦。【集韻】減也。 又【前漢·趙充國傳】先零豪封煎等通使匈奴。【註】師古曰:煎讀曰翦。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子賤切,音箭。【廣韻】甲煎。【南史·范𤲃傳】甲煎淺俗比徐湛之。 又甲煎,香名。【貞觀紀聞】隋主每除夜焚沉香數車,光暗則以甲煎沃之,香聞數里。 【集韻】或書作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