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āi 注音:shāi 部首:竹 部首笔画:6
笔画:16 笔顺:撇横捺撇横捺撇竖折横折横横竖折竖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86:TWNH 五笔98:TTNH UNICODE:U+7BE9 四角号码:88727
仓颉:HHRB GBK编码:BA59 规范编码:
篩
shāi ㄕㄞˉ
◎ 见“筛”。
[①][shāi]
[《玉篇》所街切]
“筛1”的繁体字。
(1)筛子。一种竹丝或金属丝等编制成的器具。多小孔,用以分离粗细颗粒,漏细留粗。
(2)用筛子过物。
(3)引申为穿过孔隙;漏下;分散落下。
(4)斟酒。
(5)用作量词。指盛器。
(6)见“篩酒”。
(7)击,敲。
(8)谓倾吐虚言或谎言。
[广 韵]:所宜切,上平5支,shī,止開三平支B生
[平水韵]:上平四支
[粤 语]:sai1
[闽南语]:thai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竹字部】 篩;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895第07
【廣韻】疏夷切【集韻】【韻會】霜夷切【正韻】申之切,𠀤音師。竹名。【神異經】篩竹,一名太極,長百尺,圍二丈五六尺,南方以爲船。 又竹器。有孔以下物,去麤取細。【前漢·賈山傳】篩土築阿房之宮。【師古註】篩以竹簁爲之。 又【玉篇】所街切【篇海】山皆切,𠀤灑平聲。可以除麤去細。 【正韻】亦作簁、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