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ī 注音:chī 部首:口 部首笔画:3
笔画:13 笔顺:竖折横折竖竖横竖折横竖横捺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KBHJ 五笔98:KBHJ UNICODE:U+55E4 四角号码:62036
仓颉:RUMI GBK编码:E0CD 规范编码:5472
嗤
chī ㄔˉ
详细字义
◎ 嗤 chī
〈动〉
(1) (形声。从口,蚩声。本义:讥笑,嘲笑) 同本义 [sneer at]
岂多嗤呼。——《后汉书·隗嚣传论》。注:“笑也。”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嗤靳(讥笑、羞愧他人);嗤嗤(讥笑);嗤鄙(讥笑轻视);嗤玩(嘲笑玩弄);嗤戏(讥笑戏弄)
词性变化
◎ 嗤 chī
形容布等扯裂之声 [sound of tearing]。如:嗤啦
◎ 嗤 chī
表示唾弃和惊异
[①][chī]
[《廣韻》赤之切,平之,昌。]
(1)讥笑;嘲笑。
(2)通“蚩”。痴,愚蠢。参见“嗤騃”。
(3)通“蚩”。欺侮。参见“嗤眩”。
(4)通“媸”。丑陋。参见“嗤妍”。
(5)象声词。
(6)叹词。表示唾弃或惊异。
[广 韵]:赤之切,上平7之,chī,止開三平之昌
[平水韵]:上平四支
[唐 音]:chi?
[国 语]:chī
[粤 语]:ci1
[闽南语]:chhi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上】【口字部】 嗤;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203第33
【廣韻】赤之切【集韻】【韻會】充之切,𠀤音蚩。【玉篇】笑貌。【後漢·樊宏傳】時人嗤之。 【廣韻】俗作𣣷。【字彙】譌省作嗤,附九畫,非,今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