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àn 注音:bàn 部首:糹 部首笔画:6
笔画:11 笔顺:折折捺捺捺捺捺撇横横竖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XUFH 五笔98:XUGH UNICODE:U+7D46 四角号码:29950
仓颉:VFFQ GBK编码:BD4F 规范编码:
絆
bàn ㄅㄢˋ
◎ 见“绊”。
[①][bàn]
[《廣韻》博慢切,去换,幫。]
“绊1”的繁体字。
(1)拴缚马足的绳索;拴缚。
(2)缠束。
(3)牵制。
(4)谓行走时脚受阻,或因而倾跌。
(5)喻阴谋、圈套。
(6)方言。维系器物两端的环圈。
[上古音]:元部帮母,puan
[广 韵]:博慢?切,去29換,bàn,山合一去桓幫
[平水韵]:去声十五翰
[粤 语]:bun6
[闽南语]:phoa7,phoaN7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絆;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921第14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博慢切,音半。【說文】馬縶也。【玉篇】羈絆也。【增韻】繫足曰絆,絡首曰羈。【前漢·班固敘傳】今吾子已貫仁義之羈絆。 又【韻補】叶彼巷切。【揚雄·交州牧箴】爰自開闢,不羈不絆。周公攝祚,白雄是獻。 【廣韻】絆,同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