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uān 注音:zhuān 部首:部首笔画:1

笔画:4 笔顺:横横折捺 结构:独体结构

五笔86:FNYI 五笔98:FNYI UNICODE:U+4E13 四角号码:50302

仓颉:QNI GBK编码:D7A8 规范编码:0083

(專)

zhuān ㄓㄨㄢˉ

◎ 单纯、独一、集中在一件事上:专长( cháng )。专使专心致志

◎ 独自掌握和占有:专利专车专有专断

◎ 姓。

◎ 专

expert focus on sth.

详细字义

◎ 专

專、耑 zhuān

〈名〉

(1)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右边象纺塼( zhuān )形,即“叀( zhuan);左边是手(寸),合起来为用手纺织。“”兼作声符。本义:纺锤)

(2) 纺专,收丝器 [spindle]

专,纺专。——《说文》。字亦作塼,作甎,俗作磚。

载弄之瓦。——《·小雅·斯干》。传:“瓦,纺塼也。”按,原始的陶制纺锤。

(3) 专长 [speciality]。如:一专多能

(4) 中等专科学校(即只教授某一项或一些专门技术的学校)的简称 [polytechnic school]。如:新城工专;美镇医专;兴隆商专

(5) 姓

词性变化

◎ 专

專 zhuān

〈动〉

(1) 独占;独用 [sew up]

专禄以周旋,戮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吴王擅鄣海泽, 邓通专西山。——《盐铁论·错币》

罔俾阿衡(即伊尹)专美有商。——《·说命下》

专其利三世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左传·庄公十年》

敢专承之。——《国语·晋语》

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又如:专功(独占其功);专道(独占道路);专贵(独占尊位);专美(独享美名);专宠(独占宠爱);专据(独占)

(3) 使专一;使集中 [concentrate]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其静也专,其动也直。——《·系辞上》

则其读书也必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4) 又如:专必(专一不易);专专(用心专一);专愚(用心专一而至不通事情);专节(专一不变的节操);专谨(专一谨慎);专注(专心注意)

(5) 独裁,专擅,独断独行 [act without authorization]

祭仲专, 郑伯患之。——《左传·桓公十五年》

主弱臣强,专制擅权。——《汉书

举动自专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7) 又

那得自任专。

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三国演义

(8) 又如:专行胁迁(独断专行,逼迫迁移);专权恣虐(独揽大权,任意肆虐—);专独(专断独行);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鄢氏、 费氏自以为王,专祸 楚国。——《左传

(9) 又如:专封(擅自分封);专决(片面地判断);专攻(专门研究);专许(擅自许诺);专刑(专擅刑罚);专地(擅自处理领地);专朝(独揽朝政);专柄(独揽权柄);专威(独擅威信)

◎ 专

專 zhuān

〈形〉

(1) 专断 [arbitrary]专门 [specialized;for a particular person,occasion,purpose,etc.]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唐· 韩愈《师说

(2) 又如:专款;专车;专程;专经(专门诵习某一种经书);专摺明保(为保举某人专门上摺子经吏部奏军机处奏闻皇上);专条(专门条款)

(3) 狭小 [narrow]

独守专室而不出门。——《淮南子

(4) 满 [full]

专车,满一车。——吴曾祺国语韦解补证

(5) 肥厚 [fat]。如:专肤(肥厚的皮肤)

(6) 诚笃 [sincere]

盖其俗朴而专,和而靖。——叶适长溪修学记

◎ 专

專 zhuān

〈副〉

(1) 全,都 [all]

专听其大臣者,危主也。——《管子

(2) 很,非常 [very]

其父常以为专愚,几不知马足。——《后汉书

(3) 仅仅,只 [only]

人材不足专恃,而道术可公行也。——《淮南子

(4) 又如:专综(独自总揽);专爱(独受怜爱)

[①][zhuān]

[《廣韻》職緣切,平仙,章。]

亦作“2”。“3”的被通假字。亦作“2”。“1”的繁体字。

(1)收丝器。

(2)纯一;集中。

(3)引申为纯笃。

(4)一意;完全。

(5)满。

(6)肥厚。参见“專膚”。

(7)独享;独占。

(8)专断;擅自行事。

(9)引申为权重。

(10)主持;掌管。

(11)专攻;专门。

(12)引申为对某种学术或技能有特长。参见“專家”。

(13)单,只是。

(14)小。

(15)古代阵法名。参见“五陳”。

(16)姓。春秋吴有专诸。

[②][tuán]

[《集韻》徒官切,平桓,定。]

同“1”。“2”的繁体字。

(1)聚集。

(2)圆。

[平水韵]:下平一先

[国 语]:zhuān

[粤 语]:zyun1

[闽南语]:choan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上】【寸字部】 專;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77第06

〔古文〕𠧡𠧢𡵏【唐韻】職緣切【集韻】朱遄切【正韻】朱緣切,𠀤音磚。【說文】六寸簿也。从寸叀聲。【徐曰】簿,文簿也。【廣韻】壹也,誠也。【增韻】純篤也。【易·繫辭】夫乾,其靜也專。【孟子】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又獨也。【書·說命】罔俾阿衡,專美有商。又【左傳·昭十二年】子革對曰是四國者,專足畏也。 又擅也,自是也。【中庸】賤而好自專。【禮·坊記】父母在,饋獻不及車馬,示不敢專也。又【左傳·桓十五年】祭仲專,鄭伯患之。 又姓。吳人專諸。 又【集韻】徒官切,音團。聚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專而長。 又叶陟鄰切,音珍。【古詩爲焦仲卿妻作】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韻會】通作顓剸。【正字通】專叀通。


考證:〔【左傳·昭三年】是四國者,專足畏也。况加之以楚。〕 謹按况加之以楚文義未了,年分亦誤。謹改昭十二年子革對曰是四國者,專足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