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部首:部首笔画:3

笔画:12 笔顺:捺捺横横竖捺折折竖横折撇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IFPL 五笔98:IFPE UNICODE:U+6E24 四角号码:34127

仓颉:EJDS GBK编码:B2B3 规范编码:2754

bó ㄅㄛˊ

◎ 〔渤海〕在中国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海。

详细字义

◎ 渤 bó

〈形〉

(1) 水涌的样子 [surging]

鲸归穴兮渤溢,鳌载山兮低昂。——元稹有酒

(2) 又如:渤溢(水涌起的样子);渤荡(涨潮)

词性变化

◎ 渤 bó

〈名〉

(1) 渤海 [Bohai Sea]。又叫渤解;《史记》作“渤懈”。中国的内海,在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之间。东以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至山东半岛北岸登州角间的渤海海峡同黄海相通。如:渤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2) 古州名 [Bo prefecture]。辽置。约在今长春市附近

[①][bó]

(1)水涌貌。参见“渤潏”。

(2)海名。即渤海。

[广 韵]:蒲没切,入11沒*,bó,臻合一入魂並

[平水韵]:入声六月

[国 语]:bó

[粤 语]:but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渤;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634第05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蒲沒切,音孛。渤澥海別支名。【司馬相如·子虛賦】浮渤澥。亦作勃。【史記·高祖本紀】北有勃海之利。【索隱】勃,旁跌也。旁跌出者,橫在濟北,故齊都賦云:海旁出爲勃,名曰勃海郡。 又滃渤,霧出貌。【郭璞·江賦】氣滃渤以霧杳。 又漰渤,水聲。【郭璞·江賦】鼓㕉窟以漰渤。 【集韻】或从勃作渤。通作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