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àn 注音:shàn 部首:部首笔画:2

笔画:14 笔顺:捺撇横横横竖捺撇横竖折横折竖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UDUB 五笔98:UUKB UNICODE:U+912F 四角号码:87627

仓颉:TRNL GBK编码:DBB7 规范编码:5788

shàn ㄕㄢˋ

◎ 〔鄯善〕a.古代西域国名;b.地名,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详细字义

◎ 鄯 Shàn

〈名〉

(1) 鄯善。古西域国名 [Shanshan state]

鄯善,西胡国也。——《说文》。按,本西域楼兰国,汉昭帝元凤四年诛其王更名。

(2) 原名楼兰。汉昭帝元凤改楼兰为鄯善。故城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南

[①][shàn]

[《廣韻》時戰切,去線,禪。]

[《廣韻》常演切,上獮,禪。]

(1)见“鄯善”。

(2)古州名。北魏置。辖境相当于今青海省西宁市、湟中、乐都等地。

[广 韵]:常演切,上28獮,shàn,山開三上仙A常

[平水韵]:去声十七霰

[粤 语]:sin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邑字部】 鄯;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278第07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時戰切,音擅。【說文】鄯善,西域國名。【前漢·西域傳】鄯善,本名樓蘭,元鳳四年更名。 又【廣韻】州名。唐張守珪遷鄯州刺史。 又【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𠀤音善。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