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部首:部首笔画:5

笔画:16 笔顺:撇横竖撇捺撇折捺捺折捺横横竖撇捺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TWFI 五笔98:TWFI UNICODE:U+7A44 四角号码:27991

仓颉:HDBOF GBK编码:B75D 规范编码:8041

jì ㄐㄧˋ

◎ 〔穄子〕一年生草本植物。亦称“糜子”。

详细字义

◎ 穄 jì

〈名〉

穄子,不粘的黍类,又名“糜( méi)子” [broomcorn]。如:穄米(去壳后的穄子)

[①][jì]

[《廣韻》子例切,去祭,精。]

(1)作物名。穄子。

(2)指穄子的茎。

[广 韵]:子例切,去13祭,jì,蟹開三去祭A精

[平水韵]:去声八霁

[粤 语]:zai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禾字部】 穄;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858第25

【唐韻】【韻會】𠀤子例切,音祭。稷別名。【說文】𪎭也。【玉篇】關西𪎭似黍不粘。【後漢·烏桓傳】其土地宜穄。【呂氏春秋】飯之美者,有山陽之穄。【穆天子傳】穄麥百載。【註】穄,似麥而不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