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èi 注音:lèi 部首:部首笔画:3

笔画:11 笔顺:捺捺横捺折横撇横撇捺捺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IYND 五笔98:IYND UNICODE:U+6DDA 四角号码:33184

仓颉:EHSK GBK编码:9C49 规范编码:

lèi ㄌㄟˋ

◎ 同“”。

[①][lèi]

[《廣韻》力遂切,去至,來。]

亦作“1”。

(1)眼泪;泪液。

(2)指形似眼泪的东西。

(3)流泪。

[②][lì]

[《集韻》郎計切,去霽,來。]

(1)疾貌。

(2)见“淒淚”。

[广 韵]:力遂切,去6至,lèi,止合三去脂A來

[平水韵]:去声四寘

[唐 音]:*lui?

[国 语]:lèi,lì

[粤 语]:leoi6

[闽南语]:le7,lui7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淚;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630第02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遂切,音類。目液也。【本草】淚者,肝之液。【譚子化書珠玉篇】悲則雨淚。 又【集韻】劣戌切,音律。義同。 又【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𠀤音麗。疾流貌。【張衡·南都賦】漻淚淢汨。【註】引淮南子,水淚破舟。○按《淮南子·主術訓》本作戾。淚與戾古通。 又【集韻】力結切,音捩。義同。 又淒淚,寒涼貌。【前漢·武帝賦】秋氣憯以淒淚。亦作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