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ì 注音:nì 部首:心 部首笔画:4
笔画:12 笔顺:竖横横竖撇捺折捺捺折捺捺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86:HICN 五笔98:HICN UNICODE:U+60C4 四角号码:27334
仓颉:YEP GBK编码:90A9 规范编码:
惄
nì ㄋㄧˋ
◎ 忧郁,伤痛:“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 失意的样子。
◎ 啼哭至极而发不出声音。
详细字义
◎ 惄
愵 nì
〈形〉
(1) (形声。从心,弱声。本义:忧思,伤痛)
(2) 同本义 [sad]
我心忧伤,惄焉如捣。——《诗·小雅·小弁》
(3) 失意的样子 [disappointed]
自关而西, 秦 晋之间,凡志而不得,欲而不获,高而有坠,得而中亡谓之湿,或谓之惄。——《方言》
[①][nì]
[《廣韻》奴歷切,入錫,泥。]
亦作“愵1”。
忧思;忧伤。
[广 韵]:奴歷切,入23錫,nì,梗開四入青泥
[平水韵]:入声十二锡
[国 语]:nì
[粤 语]:nik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上】【心字部】 惄;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389第29
〔古文〕𧗂【唐韻】奴歷切【集韻】【韻會】乃歷切,𠀤音溺。【說文】饑餓也。从心叔聲。一曰憂也。【詩·周南】惄如調飢。【毛傳】惄,飢意也。李巡曰:宿不食之飢也。【箋】惄,思也。【爾雅疏】恚而不得之思也。【正義】惄是饑之意,非饑之狀,故傳言饑意,箋以爲思義,相接成也。【詩·小雅】惄焉如擣。無饑義,故箋但訓爲思。 又【集韻】或作𩚮。【韓詩】作愵。【五音集韻】亦作𢞔。 又作南。【梁𥳑文帝詩】南音悲南弄。上如字,下音惄。 又【集韻】奴沃切,音傉。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