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iē 注音:tiē 部首:部首笔画:4

笔画:9 笔顺:竖折撇捺竖横竖折横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MHKG 五笔98:MHKG UNICODE:U+8D34 四角号码:71860

仓颉:BOYR GBK编码:CCF9 规范编码:1521

(貼)

tiē ㄊㄧㄝˉ

◎ 粘,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贴金粘贴剪贴

◎ 靠近,紧挨:贴近贴切(密合、恰当、确切)。贴心

◎ 添补,补助:补贴津贴( dào )贴贴息(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

◎ 同“”。

◎ 传统戏剧角色名:贴旦次要的旦角。简称“”)。

◎ 贴

adhibit allowance glue keep close to paste stick

详细字义

◎ 贴

貼 tiē

〈动〉

(1) (形声。从贝,占声。本义:典当)

(2) 同本义 [mortgage]

民日贴妇卖儿。——《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贴钱(典钱;质钱);贴典(典质;典押);贴子(典押儿子)

(4) 贴补。补偿,补益 [subsidize]。

(5) 如:贴夫(供生活费的姘夫);津贴;贴赠(要民补贴漕运亏损);贴润(津贴;贴补);贴赔(贴补赔偿);贴截银(赠贴漕截的银两);贴费(贴补耗费);贴纳(贴补交纳)

(6) 粘附;附着 [glue;stick on;paste on]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李贺马诗

无不平帖石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7) 又如:贴落(室内四壁张或悬挂的字画等陈设);贴边;贴花;剪贴资料;贴标语;贴在墙上;贴挂(张贴悬挂);贴例(贴出的条例)

(8) 切近,挨近 [keep close to]

穿花贴水益沾巾。——杜甫燕子来舟中作

(9) 又如:贴恋(怜惜,体贴);贴怪(为男女搞不正当关系进行撮合);体贴;贴身(泛指亲近的人);贴心;贴衬(垫衬);贴脸(脸和脸相贴);贴靠(挨近;靠拢);贴邻(近邻;隔壁邻居)

(10) 不准入场。科举考试中,考生犯规被用蓝笔书其姓名、事故,贴出场门之外,不准入试。当时习惯简称“” [dead]

出了场来,自道头一个就是他贴出,不许进二场了。——《初刻拍案惊奇

词性变化

◎ 贴

貼 tiē

〈名〉

(1) 补偿费 [allowance]。

(2) 如:米贴;房贴

(3) 靶心 [bull's-eye]

射六箭皆上垛,内二箭中贴者。——《金史

◎ 贴

貼 tiē

〈形〉

(1) 通“”。适合,妥当 [suitable]。

(2) 如:贴妥(妥当、适当);贴谱(合乎准则或实际);贴调(合拍。不走调);贴意(贴心,合意);贴理(合乎情理)

◎ 贴

貼 tiē

〈量〉

(1) 膏药的一张 [piece]。

(2) 如:一贴膏药

[①][tiē]

[《廣韻》他協切,入帖,透。]

1”的繁体字。

(1)以物质钱;典押。

(2)补偿;补贴。

(3)指送与。

(4)靠近。

(5)喻专注。

(6)适合;妥当。

(7)引申为安穏、安定。

(8)黏附;张贴。

(9)以书或纸充当的夹子。

(10)指箭靶正中心的周围部分。

(11)谓贴出。

(12)即贴旦。

(13)副职。

(14)指辅佐,帮助。参见“貼防”。

(15)柬帖。

(16)量词。

(17)方言。拍打。

(18)方言。栽种。

[平水韵]:入声十六叶

[粤 语]:tip3

[闽南语]:tah4,thiap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貝字部】 貼;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213第21

【廣韻】【正韻】他協切【集韻】【韻會】托協切,𠀤音帖。【說文】以物爲質也。 又【增韻】裨也,依附也,黏置也。 又【篇海】𠧪貼,謂舒爽也。𠧪音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