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íng 注音:yíng 部首:部首笔画:8

笔画:18 笔顺:捺撇撇捺捺撇撇捺捺折撇捺横横竖捺撇横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86:OOPQ 五笔98:OOPQ UNICODE:U+93A3 四角号码:99109

仓颉:FFBC GBK编码:E676 规范编码:

yíng ㄧㄥˊ

◎ 见“”。

[①][yīng]

[《廣韻》烏定切,去徑,影。]

[《集韻》於莖切,平耕,影。]

亦作“1”。

(1)古代一种长颈瓶。短足,似盉。

(2)磨拭使光亮。

(3)明亮。

[②][yíng]

[《廣韻》余傾切,平清,以。]

亦作“2”。

(1)采铁。

(2)作地名用字。四川有华鎣山。

[广 韵]:余傾切,下平14清,yóng,梗合三平清以

[粤 语]:jing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鎣;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317第27

【唐韻】烏定切【集韻】【韻會】縈定切,𠀤音瑩。【說文】器名也。【正字通】磨金器令光澤也。 又【廣韻】飾也。 又【博雅】磨也。 又【廣韻】余傾切【集韻】惟傾切,𠀤音營。采鐵也。 又【集韻】懸扃切,音熒。磨也。一曰器也。 又【字彙補】人名。唐有孫鎣。 又【集韻】畎迥切,音熲。冶器,以金爲之。 又【集韻】於丁切,音嫈。又【五音集韻】烏莖切,音甖。義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