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íng 注音:yíng 部首:部首笔画:6

笔画:18 笔顺:竖折横竖横捺竖折横横竖折横竖横横折横横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JMGV 五笔98:JXG UNICODE:U+8805 四角号码:57117

仓颉:LIRXU GBK编码:CF89 规范编码:

yíng ㄧㄥˊ

◎ 见“”。

[①][yíng]

[《廣韻》余陵切,平蒸,以。]

1”的繁体字。

(1)昆虫名。种类很多,通称苍蝇。成虫产卵在肮脏腐臭的东西上。能传染伤寒、霍乱等疾病。幼虫叫蛆。

(2)见“蠅蠅”。

[广 韵]:余陵切,下平16蒸,yíng,曾開三平蒸以

[平水韵]:下平十蒸

[粤 语]:jing4

[闽南语]:sin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中】【虫字部】 蠅;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099第20

【唐韻】【集韻】𠀤余陵切,音僌。【說文】蟲之大腹者。【陸佃云】蠅交其前足,有絞繩之狀。【埤雅】靑蠅亂色,蒼蠅亂聲。【詩·小雅】營營靑蠅。【箋】蠅之爲蟲,汙白使黑,汙黑使白,喩佞人變亂善惡也。【後漢·隗囂傳】蒼蠅之飛,不過數步,卽託驥尾,可以絕羣。【揚子·方言】蠅,東齊謂之羊。【十六國春秋】苻堅議赦,有一大蠅入自窗閒,集于筆端。俄有衣黑小人,大呼:官今大赦。卽向蒼蠅也。 又蠅虎。【古今注】蠅虎,蠅狐也。形似蜘蛛而色灰白,善捕蠅。一名蠅蝗,一名蠅豹。 又人名。【列子·湯問篇】甘蠅,古之善射者。 【集韻】或作𡢘。


考證:〔【列子·殷湯篇】〕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