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uò 注音:cuò 部首:部首笔画:2

笔画:9 笔顺:撇捺撇捺横竖横竖竖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WWFJ 五笔98:WWFJ UNICODE:U+5249 四角号码:82100

仓颉:OGLN GBK编码:8476 规范编码:

cuò ㄘㄨㄛˋ

◎ 古同“”,折损。

◎ 古同“”,用锉刀去掉物体的芒角。

◎ 铡切。

◎ 饲料。

◎ 方言,量词,段、截:吃一剉,剥一剉

详细字义

◎ 剉 cuò

〈动〉

(1) (形声。从刀,坐声。本义:折伤)

(2) 同本义 [break;deaden]

剉,折伤也。——《说文

廉则剉。——《庄子·山木》

剉,缺伤也。——《吕氏春秋·必已》注

揉牙内不挫,以挫为之。——《考工记

(3) 又如:剉辱(折辱);剉折(挫折,失利)

(4) 用锉刀去掉物体的芒角。后作“” [file]。如:剉骨扬灰(研磨骸骨而散扬骨灰。比喻极为愤恨);剉角媒人(指骰子)

(5) 铡切;斩剁 [chop]。如:剉斩(剁,砍);剉碓(古代用以斩断肢体的刑具);剉荐供马(将草垫子铡碎为客人喂马。比喻待客诚恳周到);剉尸(古代酷刑。割剜尸体)

(6) 买 [buy]。如:剉药(抓药,到药店买药)

[①][cuò]

[《廣韻》麤卧切,去過,清。]

(1)折伤;挫折。

(2)铡切;斩剁。

(3)谓铡切草料。

(4)用锉磋磨;磨擦。

(5)方言。屋,家。

[广 韵]:麤卧切,去39過,cuò,果合一去戈清

[平水韵]:去声二十一个

[国 语]:cuò

[粤 语]:co3

[闽南语]:chho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刀字部】 剉; 康熙笔画:9; 页码:页140第04

【唐韻】麄臥切【集韻】【正韻】寸臥切【韻會】千臥切,𠀤音銼。【說文】折傷也。【玉篇】去芒角也。斫也。【六書故】斬截也。又【集韻】祖臥切,音挫。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