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部首:部首笔画:8

笔画:13 笔顺:撇捺捺折横横折捺折捺竖折横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WYVK 五笔98:WVCK UNICODE:U+98F4 四角号码:83760

仓颉:OIIR GBK编码:EF8D 规范编码:

yí ㄧˊ

[①][yí]

[《廣韻》與之切,平之,以。]

1”的繁体字。

(1)饴糖。

(2)泛指甘美的食物。

(3)今亦指某些软糖类的糖果。

(4)甚甜。

(5)有滋有味地吃。

(6)通“”。赠送。

[②][sì]

[《集韻》祥吏切,去志,邪。]

2”的繁体字。同“1”。

[上古音]:之部喻四母,ji?

[广 韵]:與之切,上平7之,yí,止開三平之以

[平水韵]:上平四支

[粤 语]:ji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下】【食字部】 飴;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418第07

〔古文〕䬮【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𠀤音移。【玉篇】餳也。【六書故】以米糵煎秫爲目飴也。【釋名】飴小弱于餳,形怡怡然也。【本草】膠飴乾枯者曰餳。【詩·大雅】堇荼如飴。 又【周禮·天官·鹽人】王之膳羞共飴鹽。【註】飴鹽,鹽之恬者,今戎鹽有焉。【疏】卽石鹽是也。 又通作𥹋。【晉書·石崇傳】王愷以𥹋澳釜。 又【集韻】【韻會】𠀤祥吏切,音寺。本作飤。【晉書·王薈傳】以私米作饘粥以飴餓者。 【集韻】亦作𩞫粠。籀文作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