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én 注音:cén 部首:山 部首笔画:3
笔画:7 笔顺:竖折竖撇捺捺折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86:MWYN 五笔98:MWYN UNICODE:U+5C91 四角号码:22207
仓颉:UOIN GBK编码:E1AF 规范编码:3716
岑
cén ㄘㄣˊ
◎ 小而高的山。
◎ 崖岸。
◎ 〔岑寂〕寂静,寂寞。
◎ 〔岑岑〕形容烦闷。
◎ 姓。
详细字义
◎ 岑 cén
〈名〉
(1) (形声。从山,今声。本义:小而高的山)
(2) 同本义 [small but high hill]
岑,山小而高也。——《说文》
可使高于岑楼。——《孟子》。注:“岑楼,山之锐岭者。”按,谓山之层叠似楼也。”
未始离于岑。——《庄子·徐无鬼》。注:“岸也。”
(3) 又如:岑嶅(多小石的山);岑立(如山耸立)
(4) 古国名 [Cen state]
岑,国名。…今 梁国有 岑亭。——《正字通》
(5) 姓
词性变化
◎ 岑 cén
〈形〉
(1) 高 [high]
(2) 又如:岑楼(高楼);岑锐(山高锐的样子)
(3) 山石险峻的 [high and precipitous]
触岑石兮。——《楚辞·逢纷》
(4) 又如:岑石(高锐的山石);岑峭(陡峭险峻)
[①][cén]
[《廣韻》鋤針切,平侵,崇。]
(1)小而高的山。
(2)山峰,山顶。
(3)高锐。
(4)崖岸。
(5)见“岑岑”。
(6)姓。东汉有岑彭。见《後汉书》本传。
[②][yín]
[《集韻》魚音切,平侵,疑。]
[广 韵]:昨淫切,下平21侵,qín,深開三平侵A從
[平水韵]:下平十二侵
[唐 音]:jrhim
[国 语]:cén
[粤 语]:sam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中】【山字部】 岑; 康熙笔画:7; 页码:页308第27
【廣韻】鋤針切【集韻】【韻會】【正韻】鉏簪切,𠀤音涔。【說文】山小而高。【謝靈運·登臨海嶠詩】明登天姥岑。【張衡·南都賦】幽谷嶜岑。【註】嶜岑,峻極貌。 又國名。【正字通】周文王封異母弟燿之子渠爲岑子,今梁國有岑亭。 又姓。望出南陽。【風俗通】古岑子國之後。後漢有岑彭,明岑義。 又【集韻】牛錦切,吟上聲。崖岸也。【莊子·徐無鬼】未始離於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