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部首:部首笔画:5

笔画:19 笔顺:捺折竖撇捺横捺折竖捺捺捺捺横撇竖折竖竖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PUFJ 五笔98:PUFJ UNICODE:U+8966 四角号码:31227

仓颉:LMBB GBK编码:F1E0 规范编码:6415

rú ㄖㄨˊ

◎ 短衣,短袄:珠襦绣腰襦

◎ 幼儿的围嘴儿。

详细字义

◎ 襦 rú

〈名〉

(1) (形声。从衣,需声。本义:短衣;短袄。襦有单、复。单襦近乎衫,复襦则近袄)

(2) 同本义 [jacket]

襦,短衣也。——《说文

袍襦表里曲领群。——《急就篇》。

衣不帛襦袴。——《礼记·内则》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如:短襦;襦袄(指不能遮蔽到膝盖下的棉袄。即短袄);襦衣(短衣;短袄;亦泛指衣服);襦带(衬里小袄的带子);襦袖(襦袄袖子);襦裤(短衣与裤。亦泛指衣服);襦帼(妇女的襦袄和首饰);襦领(衬里短衣的领子)

(4) 围嘴、涎巾 [bib]

腻剃新胎发,香绷小绣襦。——白居易阿崔

(5) 细密的罗网 [fine net]

蜡则作罗襦。——《周礼

[①][rú]

[《廣韻》人朱切,平虞,日。]

(1)短衣;短袄。襦有单、复,单襦则近乎衫,复襦则近袄。

(2)小儿涎衣。

(3)细密的罗网。

[广 韵]:人朱切,上平10虞,rú,遇合三平虞日

[平水韵]:上平七虞

[粤 语]:jyu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下】【衣字部】 襦;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126第24

【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𠀤音儒。【說文】短衣也。【釋名】襦,耎也,言溫耎也。【急就篇註】短而施要曰襦。【禮·內則】衣不帛襦袴。 又【釋名】單襦如襦而無絮也。 又要襦,形如襦,其要上翹下齊要也。 又【揚子·方言】汗襦,自關而東謂之甲襦,𨻰魏宋楚之閒謂之襂襦。 又【西京雜記】漢帝送死皆珠襦玉匣。 又【周禮·夏官】蜡則作羅襦。 又【韻會】或作𧝄。【晉書·劉弘傳】持更者羸疾無𧝄給韋袍複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