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án shàn 注音:chán shàn 部首:部首笔画:4

笔画:12 笔顺:捺折竖捺捺撇竖折横横横竖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PYUF 五笔98:PYUF UNICODE:U+7985 四角号码:38256

仓颉:IFCWJ GBK编码:ECF8 规范编码:2793

(禪)

chán ㄔㄢˊ

◎ 佛教指静思:坐禅( cān )禅禅心禅机(佛教禅宗启发门徒悟道时使用的隐语、比喻以及带有暗示性的动作等)。禅宗禅定

◎ 特指佛教的:禅师禅杖禅林禅堂

◎ 禅

buddhist zen

详细字义

◎ 禅

禪 chán

〈动〉

(形声。从示,单声。从“”,表示与鬼神有关。( shàn )本义:古代帝王辟基祭地) 佛教语。梵语“禅那”之略。原指静坐默念 [deep meditation]。如:禅法(佛法);禅坐(指僧侣端坐静修)

词性变化

◎ 禅

禪 chán

〈名〉

(1) 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Buddhist]。如:禅门(佛教禅宗的教门);禅床(和尚用来打坐和睡觉的床)

(2) 指禅房 [a monastic room]。如:禅室(禅房);禅阁(禅房)

(3) 另见 shàn

基本词义

◎ 禅

禪 shàn

〈动〉

(1) (形声。从示,单声。从“”的字多与鬼神祭祀有关。本义:古代帝王祭地礼)

(2) 同本义 [worship]

禅,祭天也。——《说文

正失禅谓壇墠。——《风俗通

(3) 注:“除地于梁甫之阴,为墠之祭地也。变墠为禅神之也。”

禅于始衍。——《史记·卫将军传》

禅,祭地于梁阴。——《续汉书·祭祀志》

封禅刻石纪号也,是墠为祭地,坛为祭天。

是以封泰山而禅 梁父。——《大戴礼记

(4) 让位 [abdicate]

(5) 帝王让位给他姓

遂禅之。——《·尧典》

禅五世。——《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

帝光禅位于 虞舜。——《三国志·文帝纪》

(6) 又如:禅位(将帝位传让给别人);受禅

(7) 也指传位于继承人

至孝惠时,唯独长沙全,禅五世,以无嗣绝。——《史记

(8) 又如:禅文(禅让皇位的文书);禅诰(禅让皇位的诰书)

(9) 传授 [hand over]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式相禅。——《庄子·寓言》

而不知其禅之者。——《庄子·山水》。司马注:“授予也。”

(10) 又如:禅代(替代);禅变(变化);禅化(变迁转化)

(11) 引申为继承 [inherit]

四先生殁后,广仲尚能禅其家学。—— 全祖望《书宋史胡文定公传后

(12) 〈形〉 通“”。尽 [exhausted]

尧能禅均刑法以仪民,言其德无所不施。——《周礼·春官下·大司乐》 郑注

(13) 通“”。独断专行 [make arbitrary decisions and take peremptory actions]

善禅其主,以集精微。——《韩非子·说疑》

(14) 另见 chán

[①][shàn]

[《廣韻》時戰切,去線,禪。]

“儃4”的被通假字。“1”的繁体字。亦作“1”。

(1)古代帝王祭祀土地山川。

(2)以帝位让人。

(3)替代;传授。

[②][chán]

[《廣韻》市連切,平仙,禪。]

2”的繁体字。

(1)佛教语。梵语“禅那”(dhyna)之略。原指静坐默念。引申为禅理、禅法、禅学。

(2)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参见“2師”、“2椅”、“2林”。

(3)指佛教禅宗。

(4)参禅。

(5)指禅房。

[平水韵]:上平十四寒·下平一先·去声十七霰

[粤 语]:sim3sin4sin6

[闽南语]:sian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示字部】 禪;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844第17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時戰切,音繕。封禪。【韻會】築土曰封,除地曰禪。古者天子巡守,至於四岳,則封泰山而祭天,禪小山而祭山川。舜典,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是也。齊桓公欲封泰山,管仲設辭拒之,謂非有符瑞,不可封禪。至秦始皇惑於神仙之說,欲禱祠以求長生,遂以封禪爲異典。項氏曰:除地爲墠,後改曰禪,神之矣。 又代也。禪讓,傳與也。【孟子】唐虞禪。 一作嬗。【前漢·律歷志】堯嬗以天下。【師古往】嬗,古禪讓字也。 又通作擅。【荀子·正論篇】堯舜擅遜。【註】與禪同。 又作儃。【揚子·法言】允哲堯儃舜之重。【註】同禪。 又漢書禪多作䄠。詳䄠字註。 又【廣韻】市連切【集韻】【韻會】時連切,𠀤音蟬。靜也。浮圖家有禪說。【傳燈錄】禪有五,外道禪,凡夫禪,小乗禪,大乗禪,最上乗禪。【杜甫詩】虛空不離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