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ān 注音:qiān 部首:部首笔画:6

笔画:23 笔顺:撇横捺撇横捺撇捺撇捺横竖横横横竖横横横横折撇捺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86:TWWG 五笔98:TWWG UNICODE:U+7C64 四角号码:88153

仓颉:HOIM GBK编码:BB60 规范编码:

qiān ㄑㄧㄢˉ

◎ 见“”。

[①][qiān]

[《廣韻》七廉切,平鹽,清。]

2”的繁体字。

(1)指竹片或纸片上写有文字符号的一种标识。

(2)指书签。

(3)签注处理意见的一种公文。

(4)指对公事签署处理意见。

(5)书卷、画轴封套所用的牙质帙签。多悬于卷轴旁。也称“牙籤”。

(6)泛指书籍卷帙。

(7)书籍的封面题签。

(8)旧时官府拘捕、惩罚犯人的凭证。

(9)尖锐细长的杆状物。

(10)古卜具。民间或寺庙中供求神佛卜问吉凶所用的签牌。多竹制,常写有文字符号或诗句。

(11)古代夜间计时报更用的竹签。

(12)贯穿;刺;插。

[广 韵]:七廉切,下平24鹽,qiān,咸開三平鹽A清

[平水韵]:下平十四盐

[粤 语]:cim1

[闽南语]:chhiam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竹字部】 籤; 康熙笔画:23; 页码:页905第16

【廣韻】七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千廉切,𠀤音簽。【說文】驗也。一曰銳也,貫也。【玉篇】竹籤,用以卜者。 又典籤,官名。【北史·蕭泰傳】泰子寶未弱冠,名重一時。隋文帝輔政,引爲丞相府典籤。 又【正韻】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