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iáng 注音:liáng 部首:部首笔画:6

笔画:18 笔顺:捺撇横竖撇捺竖折横横横竖折横横竖横横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OJGF 五笔98:OJGF UNICODE:U+7CE7 四角号码:96915

仓颉:FDAMG GBK编码:BC5A 规范编码:

liáng ㄌㄧㄤˊ

◎ 见“”。

[①][liáng]

[《廣韻》吕張切,平陽,來。]

亦作“1”。“1”的繁体字。

(1)谷类食物的总称。亦指出行所携食粮。

(2)指田赋。

[上古音]:阳部来母,liang

[广 韵]:呂章切,下平10陽,liáng,宕開三平陽來

[平水韵]:下平七阳

[粤 语]:loeng4

[闽南语]:niu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米字部】 糧;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913第07

【廣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𠀤音良。【說文】穀食。【周禮·地官·廩人】凡邦有會同師役之事,則治其糧與其食。【註】行道曰糧,謂糒也。止居曰食,謂米也。【左傳·僖四年】申侯曰:共其資糧屝屨。【疏】糧謂米粟,行道之食。【詩·大雅】乃裹餱糧。【莊子·逍遙遊】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又藥名。【神異經】禹餘糧,世傳禹治水,棄其所餘糧于江中,生爲藥草也。 亦作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