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部首:部首笔画:5

笔画:15 笔顺:撇横横横折捺撇横撇捺竖折竖竖横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QUWL 五笔98:QUWL UNICODE:U+9552 四角号码:88712

仓颉:XCTCT GBK编码:EFD7 规范编码:5949

(鎰)

yì ㄧˋ

◎ 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

详细字义

◎ 镒

鎰 yì

〈名〉

(形声。从金,益声。本义: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同本义 [an ancient unit of weight (=20 or 24 liang)]

黄金四十镒。——《国语

[①][yì]

[《廣韻》夷質切,入質,以。]

亦作“1”。“1”的繁体字。

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

[平水韵]:入声四质

[粤 语]:jat6

[闽南语]:ek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鎰;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328第06

【唐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𠀤音逸。【孟子】雖萬鎰。【註】鎰,二十兩也。鄭康成曰:三十兩。【晉語】黃金四十鎰。【正字通】或曰史記註:臣瓚曰:秦以一鎰爲一金,漢以一斤爲一金。蓋漢以前以鎰名金,漢以後以斤名金也。鎰者二十四兩,斤者十六兩也。 又【韻會】通作溢。【前漢·食貨志】黃金以溢爲名。【荀子·儒效篇】千溢之寶。【韓非子·五蠹篇】鑠金百鎰。【禮·喪記】朝一溢米,夕一溢米。【註】方氏曰:溢,與鎰同。米二十四分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