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ào 注音:zào 部首:火 部首笔画:4
笔画:7 笔顺:捺撇撇捺横竖横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OFG 五笔98:OFG UNICODE:U+7076 四角号码:94810
仓颉:FG GBK编码:D4EE 规范编码:0851
灶
(竈)
zào ㄗㄠˋ
◎ 用砖石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锅灶。炉灶。灶突(灶上的烟筒)。
◎ 指“灶君”(中国民间在锅灶附近供的神):祭灶。
◎ 灶
详细字义
◎ 灶
竈 zào
〈名〉
(1) (会意。从火从土。繁体从穴,鼀( cù)声。本义:用砖石等砌成,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
(2) 同本义 [kitchen range]
灶,炊穴也。——《说文》
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白虎通·五祀》
灶烟阳。——《汉书·五行志》
灶者,老妇之祭也。——《礼记·郊特牲》
(3) 又如:灶床脚(紧靠炉灶旁边的地面);锅灶;行军灶;灶妄(掌炉煮饭的婢女);灶下养(厨役。古代对厨师的贱称);灶燎(上灶头烧火)
(4) 烧炼或锻造的设备 [forge]。如:灶地(设灶制盐的地方);灶税(古代制盐人家所交纳的税)
(5) 灶神 [kitchen god]
(6) 又如:灶王(也称“灶王爷”。灶神的俗称);灶公(灶神的俗称。相传灶神上天奏事直言不讳,因喻正直的人);灶马(木刻印刷在纸上的灶神像;灶神的坐骑)
[①][zào]
[《廣韻》則到切,去号,精。]
(1)砖石或其他材料制成的一种设备。供烹饪、冶炼、烘焙等用。
(2)指灶神。
(3)古代一种熏烟御敌的军事设置。
(4)指灶户。煮盐户。
(5)喻指家产。
(6)见“跨竈”。
(7)通“造”。古祭名。
[广 韵]:則到切,去37号,zào,效開一去豪精
[粤 语]:zou3
[闽南语]:chau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中】【火字部】 灶; 康熙笔画:7; 页码:页666第09
【五音集韻】則到切,音躁。俗竈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