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ēi 注音:fēi 部首:部首笔画:3

笔画:9 笔顺:折撇捺撇折撇捺撇竖 结构:上下结构

五笔86:NUTH 五笔98:NURH UNICODE:U+98DB 四角号码:12413

仓颉:NOHTO GBK编码:EF77 规范编码:

fēi ㄈㄟˉ

◎ 见“”。

[①][fēi]

[《廣韻》甫微切,平微,非。]

1”的繁体字。“2”的被通假字。

(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

(2)泛指其他生物或物体在空中行动。

(3)指飞虫或飞禽。

(4)物体在空中飘荡或飘扬。

(5)比喻到处游荡。

(6)升腾,上升。

(7)指贵显得志。

(8)犹奔驰。

(9)飞散。指物体飞离原处后散落。

(10)亡失;逃逸。

(11)颤动。

(12)传扬,传播。

(13)迅速传送或传递。

(14)指射(箭)。

(15)抛掷。

(16)挥舞。

(17)喷溅。参见“飛唌”、“飛沫”。

(18)指风劲吹。

(19)犹言纵情、无所拘束地从事。

(20)谓将矿物药末或颜料研成粉末,浸在水中,以漂去浮于水面的粗屑。

(21)指脸上泛起(红晕)。参见“飛朱”、“飛紅”。

(22)谓眉目传情地一瞥。

(23)迅速,疾速。

(24)凭空而来的;无根据的。参见“飛言”、“飛構”。

(25)意外的。参见“飛缺”。

(26)形容高。参见“飛觀”、“飛岑”。亦形容上翘。参见“飛檐”。

(27)指弦乐器的一种弹奏手法。

(28)副词。表示程度。极,非常。

(29)形容破碎之极。

(30)谓人的情思或作品的风骨飘逸。

(31)谓因极度兴奋而心神飘忽。

(32)行酒令的一种方式。

(33)书法的一种笔法。

(34)下棋习用语。(1)指围棋中隔一路斜走。宋徐铉《围棋义例诠释》:“飛,走也。隔一路而斜走曰飛,有似禽鳥斜飛之義也。”(2)指象棋中象走田字格。如:飞一着象。

(35)校稿习用语。指圈去排印的样稿中的字或句。

(36)通“”。不是。

[上古音]:微部帮母,piu?i

[广 韵]:甫微切,上平8微,fēi,止合三平微幫

[平水韵]:上平五微

[粤 语]:fei1

[闽南语]:hui1,pe1,poe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下】【飛字部】 飛; 康熙笔画:9; 页码:页1415第14

〔古文〕𩙱𦐭【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𠀤音非。【玉篇】鳥翥。【廣韻】飛翔。【易·乾卦】飛龍在天。【詩·邶風】燕燕于飛。 又官名。【前漢·宣帝紀】西羌反,應募佽飛射士。 又【釋名】船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 又六飛,馬名。【前漢·袁盎傳】騁六飛,馳不測山。【註】六馬之疾若飛也。別作騛。 又桑飛,鷦鷯別名。 又飛廉,神禽名。【三輔黃圖】能致風,身似鹿,頭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飛廉,龍雀也。世因以飛廉爲風伯之名,其實則禽也。 又【本草】漏蘆一名飛廉。 又【廣韻】古通作蜚。【史記·秦紀】蜚廉善走。 又借作非。【漢·𦼹長蔡君頌】飛陶唐其孰能若是。 【說文徐註】上旁飞者,象鳥頸。


考證:〔又借作非。【漢·𦼹長蔡君頌】飛陶唐其郭能若是。〕 謹照原文其郭能改其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