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ěng 注音:gěng 部首:糹 部首笔画:6
笔画:13 笔顺:折折捺捺捺捺横竖折横横撇捺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XGJQ 五笔98:XGJR UNICODE:U+7D86 四角号码:21946
仓颉:VFMLK GBK编码:BD8E 规范编码:
綆
gěng ㄍㄥˇ
◎ 见“绠”。
[①][gěng]
[《廣韻》古杏切,上梗,見。]
“绠1”的繁体字。
(1)绳索;汲水器上的绳索。
(2)指链条。
[②][bǐng]
[《集韻》必郢切,上静,幫。]
“绠2”的繁体字。
古时轮辐近轴处的突出部分。
[广 韵]:古杏切,上38梗,gěng,梗開二上庚見
[平水韵]:上声二十三梗
[粤 语]:gang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綆;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925第04
〔古文〕䋁【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杏切,音梗。【說文】汲井綆也。【揚子·方言】繘,自關而東,周洛韓魏之間謂之綆。【莊子·至樂篇】綆短不可汲深。【玉篇】亦作䋁。 又【集韻】必郢切,音餠。【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眡其綆,欲其蚤之正也。【註】綆,讀爲餠,輪箄也。 又【集韻】補滿切,音䬳。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