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ě 注音:ě 部首:部首笔画:2

笔画:4 笔顺:横撇折折 结构:半包围结构

五笔86:DBV 五笔98:DBV UNICODE:U+5384 四角号码:71212

仓颉:MSU GBK编码:B6F2 规范编码:3514

è ㄜˋ

◎ 困苦、灾难:厄运厄境

◎ 阻塞:阻厄

◎ 险要的地方:险厄

◎ 木节。

◎ 没有肉的骨头。

◎ 厄

be stranded disaster hardship

详细字义

◎ 厄

戹 è

〈形〉

(1) (厂卩会意。“”象山崖,“”象人在崖洞下卷曲身子不得伸展。本义:困厄,遭遇困境) 同本义 [poverty-stricken]

戹,隘也。从户,乙声,字亦作厄。——《说文

厄,困也。——《苍颉篇

厄难,勤苦之事也。——《·谷风》笺

能济其厄涣。——《·解注》

仲尼厄而作《春秋》。——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又如:厄气(倒霉气);厄难(困苦;遭遇不幸);厄困(艰难窘迫);厄苦(困苦);厄急(艰难急迫)

词性变化

◎ 厄 è

〈动〉

(1) 为难;迫害 [make things difficult for;injure;persecute]

两贤岂相厄哉?——《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2) 又如:厄日(遭灾受难之日)

◎ 厄 è

〈名〉

(1) 灾难 [disaster]

能济其厄。——西晋· 左思《魏都赋

(2) 又如:厄劫(危难,灾难);厄会(众灾会合);厄害(危难祸害)

(3) 险要的地方 [strategic point]。如:险厄

[①][è]

[《廣韻》於革切,入麥,影。]

(1)灾难;困苦。

(2)被困,受苦。

(3)为难;损害。

(4)限止;阻挠。

(5)指两边高峻的狭窄地形。

(6)通“”。车辕前端驾在马颈上的横木。

[上古音]:锡部闕母,ek

[广 韵]:於革切,入21麥,e,梗開二入耕影

[平水韵]:入声十一陌

[国 语]:è

[粤 语]:aak1ak1

[闽南语]:eh4,ek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厂字部】 厄; 康熙笔画:4; 页码:页160第18

【唐韻】【集韻】𠀤五果切,音𡛖。【說文】科厄,木節也。从卩从厂。會意。【廣韻】木節,亦作〈厂下巾〉。又【玉篇】厄果也。無肉骨也。又【集韻】吾禾切,音吪。同枙。木節曰枙。又【玉篇】【廣韻】【集韻】𠀤於革切。同戹。【郭忠恕·佩觿集】有以科厄之厄爲困戹,其順非有如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