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ōu 注音:sōu 部首:部首笔画:4

笔画:13 笔顺:撇折撇捺撇竖横折横横竖折捺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MQVC 五笔98:WREC UNICODE:U+98D5 四角号码:77214

仓颉:XHNHX GBK编码:ECAC 规范编码:5531

(颼)

sōu ㄙㄡˉ

◎ 风吹:洗的衣服被风飕干了

◎ 同“”。

详细字义

◎ 飕

颼 sōu

〈名〉

(1) 象声词,同“” [whizz]

(2) 形容风雨的声音。如:飕飗(风声);飕飂(风声);飕飋(风声);飕的(形容行动如风)

(3) 形容箭离弦之声

望着为头领的一个马军,飕地一箭,只见翻筋斗射下马去。——《水浒全传

(4) 小风 [breeze]

微风曰飕,小风曰飕。——《初学记

(5) 寒冷;清凉。也单用作“” [cold]。如:背上有些冷飕飕了

词性变化

◎ 飕

颼 sōu

〈动〉

〈方〉∶风吹 [blow]。如:洗的衣服飕干了

论今星灿灿,考古寒飕飕。——唐· 杜牧《中送冀处士东游

[①][sōu]

[《集韻》所救切,去宥,生。]

[《玉篇》所流切]

亦作“1”。“1”的繁体字。

(1)小风。

(2)象声词。风声。

(3)象声词。形容很快通过的声音。

(4)形容寒气,寒意。

(5)方言。风吹(使变干或变冷)。

[平水韵]:下平十一尤

[粤 语]:sau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下】【風字部】 颼;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415第13

【玉篇】所流切,音搜。颼颼,風聲。與䬒同。亦作颾。 又【廣韻】所救切,音瘦。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