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ái huán 注音:hái huán 部首:部首笔画:3

笔画:7 笔顺:横撇竖捺捺折捺 结构:半包围结构

五笔86:GIPI 五笔98:DHPI UNICODE:U+8FD8 四角号码:31309

仓颉:YMF GBK编码:BBB9 规范编码:0704

(還)

huán ㄏㄨㄢˊ

◎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还乡还俗衣锦还乡返老还童

◎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还手。还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偿付:归还偿还还本原物奉还

◎ 古同“”,环绕。

◎ 姓。

◎ 还

give back return also even still too yet

详细字义

◎ 还

還 hái

〈副〉

(1) ——表示某些语气,有时兼有连接前后分句的作用。“”表示的语气大体上可以分成平、扬、抑三类

(2) 表示平的语气,不含轻重抑扬的意思

(3) 表示行为动作或状况不变,跟“仍旧、依然”相当 [still;yet]

白头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取酒还独倾。——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一樽还酹江月。——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 又如:还在原位;我的脚还痛

(5) 跟“虽然、尽管”等连用,表示行为状况不因别的条件改变而改变。如:虽然已经宣布散会,人们还在继续争论(表示行为重复,有“重新、再”的意思。如:京剧团明天还演一场)

(6) 表示扬的语气,把事情往大里、高里、重里说

(7) 更加 [even more]。如: 二勇比他哥哥大勇还壮

(8) 表示项目、数量增加,范围扩大 [as well]。如:除了他们三个以外,小组里还有我

(9) 不但(不仅,不光)…还… [also]。如:小伙子不仅会开拖拉机,还会修理电器

(10) 表示抑的语气,把事情往小里、低里、轻里说

(11) 表示勉强过得去 [fairly]。如:这根绳子还较结实;还算不错,电话最后打通了

(12) 表示数量小,时间不到,等等 [still]。如:人还太少,编不成队

(13) 还…就… [only]。如:还不过五点钟,他就已经起床了

(14) 还+没(不到)…就… [yet]。如:我还没说话,他就说“知道了”

(15) 尚且 [even]。如:小车还通不过,更别提大车了

(16) 表示感情为主,意思有的可以用前面三项来解释,但那是次要的

(17) 表示超出预料,有赞叹的语气 [notwithstanding]。如:下这么大雨,没想到你还真准时到了

(18) 表示应该怎样而不怎样,名不副实,有责备或讥讽的语气 [unworth of]。如:亏你还是大哥哥呢,也不让着点妹妹!

(19) 用于反问 [why]。如:都十二点了,你还说早!

(20) 另见 huán

词性变化

◎ 还

還 huán

〈副〉

(1) 仍然;重复 [still;yet;again]

子孙日以长,世世还复然。——柳宗元田家

(2) 反而 [on the contrary;instead;but]

譬画虎不成,还为狗者也。——《三国志·陈思王植传》裴松之注引《典略

(3) 通“旋( xuán)”。迅速 [fast;swift]

法立而还废之,令出而后反之。——《管子·任法》

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余恐其伤女也。——《吕氏春秋·爱士》

鬼魅不能自还兮,半长途而下颠。——《汉书·扬雄传上》

(4) 另见 hái

[①][huán]

[《廣韻》户關切,平删,匣。]

2”的被通假字。“2”的被通假字。“1”的繁体字。

(1)返回。

(2)恢复;还复。

(3)来,到来。

(4)交还;归还。

(5)偿还;交付。

(6)回头。

(7)回报;回击。

(8)后退。

(9)罢歇;止息。

(10)环绕。

(11)包;保证。

(12)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其”,“假使”。

(13)通“”。谋求。

(14)通“”。惑乱。

[②][xuán]

[《廣韻》似宣切,平仙,邪。]

2”的繁体字。

(1)旋转;回旋。

(2)迅速;立即。

(3)敏捷貌。

[③][hái]

[《廣韻》户關切,平删,匣。]

3”的繁体字。

(1)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相当于“仍旧”。

(2)表示转折,相当于“”、“反而”。

(3)表示时间,相当于“”、“已經”。

(4)表示重复,相当于“”、“”。

(5)表示程度,相当于“”、“更加”。

(6)表示项目、数量增加,范围扩大。

(7)表示选择,相当于“還是”。

(8)表示程度上勉强过得去,相当于“”。

(9)尚且。

(10)表示数量小,时间不到,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

(11)表示进层。常与连词“不但”等成对使用。

(12)表示对某件事物,没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

(13)表示反问。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有时含有责难、质问的语气。

[上古音]:元部喻三母,hoan

[平水韵]:上平十五删·下平一先

[粤 语]:waan4

[闽南语]:haiN5,han5,heng5,hoan5,huiN5,oan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備考】【酉集】【辵字部】 还;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254第17

【篇海類編】音浮。又音否。俗作還字,非。


(還)【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𠀤音環。【說文】復也。【玉篇】反也。【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註】反也。 又【正韻】退也,歸也。【儀禮·鄕飮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註】還,猶退也。【前漢·高帝紀】還守豐。又【灌嬰傳】還定三秦。 又顧也。【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註】還,猶顧也。 又償也。【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 又大還、小還,日至之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鳥次,是謂小還。至于女紀,是謂大還。 又與環同。【前漢·食貨志】還廬樹桑。 又【廣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𠀤音旋。與旋同。【禮·禮運】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爲本也。【註】迭相終而還相始,如環無端也。 又【正韻】轉也。【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註】周旋圓轉,折旋方轉也。 又便捷貌。【詩·齊風】子之還兮。 又速也,卽也。【前漢·董仲舒傳】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效者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慣切,音患。遶也,圍也。【儀禮·旣夕】祖還車不易位。【司馬相如·子虛賦】旋還乎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