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uì 注音:suì 部首:部首笔画:5

笔画:17 笔顺:撇横竖撇捺捺撇横撇折撇撇撇捺捺折捺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TUEP 五笔98:TUEP UNICODE:U+7A5F 四角号码:28933

仓颉:HDYTO GBK编码:B775 规范编码:8122

suì ㄙㄨㄟˋ

◎ 指禾穗上的芒须。

◎ 〔穟穟〕(禾苗)美好的样子,如“禾颖穟穟。”

◎ 古同“”:“嘉穟养南畴。”

详细字义

◎ 穟 suì

〈形〉

(1) 禾穗成熟貌 [ripe]

穟,禾采之貌也。从禾,遂声。——《说文

荏菽旆旆(长大的样子),禾役穟穟。——《·大雅·生民》

(2) 又如:穟穟(禾穗结实累累的样子)

词性变化

◎ 穟 suì

〈名〉

(1) 禾穗上的芒须 [beard]

成败之机,间不容穟。——宋· 宗泽《条画四事札子

(2) 同“”。谷类结实的顶端部分 [the ear of grain]

黄金穟短人多折,已恨东风不展眉。——唐· 段成式《折杨柳

麦苗含穟桑生椹,共向田头乐社神。——韩愈赛神

陇东卧穟满风雨,莫信笼媒陇西去。——李贺艾如张

[①][suì]

[《廣韻》徐醉切,去至,邪。]

亦作“1”。

(1)禾穗成熟下垂貌。参见“穟穟”。

(2)稻、麦等穗上的芒须。

(3)通“”。谷类结实的顶端部分。

(4)用作穗状之物的量词。

[上古音]:物部禅三母,zjiu?t

[广 韵]:徐醉切,去6至,suì,止合三去脂A邪

[平水韵]:去声四寘

[粤 语]:seoi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禾字部】 穟;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860第32

【唐韻】【集韻】【正韻】𠀤徐醉切,音遂。禾秀。【說文】禾𥝩之貌。【詩·大雅】禾役穟穟。【傳】穟穟,苗好美也。 【五音集韻】亦作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