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ān 注音:tān 部首:部首笔画:3

笔画:22 笔顺:横竖横横竖竖横竖折横横横撇捺撇竖捺横横横竖横 结构:左中右结构

五笔86:RAKY 五笔98:RAKY UNICODE:U+6524 四角号码:50015

仓颉:QTOG GBK编码:9482 规范编码:

tān ㄊㄢˉ

◎ 见“”。

[①][tān]

[《廣韻》他干切,平寒,透。]

1”的繁体字。

(1)平铺;展布。

(2)分担,分派。

(3)碰到,遇到。多指不如意的事情。

(4)把柔软或糊状食物铺成片状进行煎烤。

(5)设在路旁、广场等处的简易售货处。

(6)古代博戏名。

(7)弛缓;软弱无力;风瘫。今字多作“”。

(8)引申指倒塌。

(9)通“”。见“攤簧”。

(10)量词。表示概量。犹堆。

[广 韵]:他干切,上平25寒,tān,山開一平寒透

[平水韵]:上平十四寒·去声十五翰

[国 语]:tān

[粤 语]:taan1

[闽南语]:than1,thoaN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中】【手字部】 攤; 康熙笔画:23; 页码:页464第19

【唐韻】【集韻】【韻會】他干切【正韻】他丹切,𠀤音灘。【說文】開也。一曰手布也。【世說】王戎滿牀攤書。【杜甫詩】白晝攤錢高浪中。 又緩也。 又【唐韻】奴案切【集韻】【韻會】【正韻】乃旦切,𠀤難去聲。按也。 又【唐韻】奴坦切【集韻】乃坦切,𠀤難上聲。義同。本作攤。與擹同。亦作𢺋。攤字原从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