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部首:部首笔画:5

笔画:10 笔顺:竖折横横竖撇折捺折横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LQYG 五笔98:LQGG UNICODE:U+9E2D 四角号码:67527

仓颉:WLPYM GBK编码:D1BC 规范编码:1892

(鴨)

yā ㄧㄚˉ

◎ 鸟类的一科,嘴扁腿短,趾间有蹼,善游泳,不能高飞:鸭子鸭蛋鸭绒烤鸭填鸭

◎ 鸭

duck

详细字义

◎ 鸭

鴨 yā

〈名〉

(1) 水禽名。俗称鸭子 [duck]

春江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

春江晚景

(2) 》

(3) 属于鸭科的各种游禽,有短的颈和腿,躯体略扁形,喙多半宽而平,跗节前面覆有小盾片,雌雄各有不同羽衣。如:鸭黄(指小鸭。其毛黄色,故称);鸭栏(关鸭场地周围的栅栏)

(4) 对其妻有外遇者的称呼 [acuckold]。如:鸭黄儿(骂人话。即王八蛋;乌龟)

[①][yā]

[《廣韻》烏甲切,入狎,影。]

1”的繁体字。“2”的今字。

(1)鸟类的一科。嘴扁腿短,趾间有蹼,善游泳,有家鸭、野鸭两种,但通常指家鸭。

(2)詈词。犹言乌龟王八。

(3)指鸭形香炉。

(4)谋合,撮合。

[平水韵]:入声十七洽

[粤 语]:aap3ngaap3

[闽南语]:ah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中】【鳥字部】 鴨;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505第14

〔古文〕鵪𪁨【唐韻】烏甲切【集韻】【韻會】乙甲切,𠀤音押。【玉篇】小鳥也。【爾雅·釋鳥】舒鳧,騖。【註】鳧也。【禽經】鴨鳴呷呷,其鳴自呼,鳧能高飛,而鴨舒緩不能飛,故曰舒鳧。【廣雅】一名𩿣匹,亦作鴄。又水名,鴨淥。【唐書·地理志】馬訾水出白山,色若鴨頭,號鴨淥水,今鴨淥江也。又叶乙頰切,音謁。【蘇軾·畫鴈詩】徐行意自得,俯仰若有節。我衰寄江湖,我伴雜鵝鴨。又叶於質切,音乙。【蘇軾·岐亭詩】知我犯寒來,呼酒意頗急。拊掌動鄰里,遶村捉鵝鴨。【說文】从鳥甲聲。【玉篇】亦作𩿼,別作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