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ào 注音:gào 部首:部首笔画:2

笔画:9 笔顺:撇横竖横竖折横折竖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TFKB 五笔98:TFKB UNICODE:U+90DC 四角号码:27627

仓颉:HRNL GBK编码:DBAC 规范编码:4250

gào ㄍㄠˋ

◎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成武县东南。

◎ 姓。

详细字义

◎ 郜 Gào

〈名〉

(1) 古国名 [Gao state]

郜,周文王子所封国。从邑,告声。——《说文

(2) 在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南。春秋时为宋所灭

[①][gào]

[《廣韻》古到切,去号,見。]

[《廣韻》古沃切,入沃,見。]

(1)古国名。春秋时为宋所灭。

(2)古地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浮山境。

(3)姓。

[广 韵]:古到切,去37号,gào,效開一去豪見

[平水韵]:去声二十号·入声二沃

[粤 语]:gou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邑字部】 郜;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271第36

【唐韻】古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號切,𠀤音誥。【說文】周文王子所封國名。【左傳·僖二十四年】郜、雍、曹、滕,文之昭也。【註】濟隂城武縣東南有郜城。 又宋邑。【春秋·隱十年】公敗宋師于菅,辛未,取郜。 又晉邑。【左傳·成十三年】焚我箕、郜。【註】箕、郜,晉二邑。 又姓。【廣韻】晉高昌長郜玖。 又【集韻】姑沃切,音梏。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