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ǎn 注音:wǎn 部首:王 部首笔画:4
笔画:12 笔顺:横横竖横捺捺折撇折捺折折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GPQB 五笔98:GPQB UNICODE:U+742C 四角号码:13112
仓颉:MGJNU GBK编码:E7FE 规范编码:5054
琬
wǎn ㄨㄢˇ
详细字义
◎ 琬 wǎn
〈名〉
(1) 一种上端浑圆而无棱角的圭 [jade with soft lustre]
玉琬徒见传,交友义渐疏。——南朝· 鲍照《拟古八首》
(2) 美玉 [fine jade]。如:琬琰(琬圭与琰圭。常比喻晶莹美好的事物);琬象(美玉与象牙)
[①][wǎn]
[《廣韻》於阮切,上阮,影。]
[《廣韻》烏貫切,去换,影。]
(1)琬圭。
(2)美玉。参见“琬琰”。
[广 韵]:於阮切,上20阮,yuǎn,山合三上元影
[平水韵]:上声十三阮
[粤 语]:jyun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上】【玉字部】 琬;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735第02
【唐韻】【正韻】於阮切【韻會】委遠切,𠀤音宛。【說文】圭有琬者。【徐曰】琬謂宛然窊也,琬之言婉也,窊然象柔婉也。【廣韻】圭也。【周禮·春官·典瑞】琬圭以治德,以結好。【註】琬圭無鋒芒。又【冬官玉人】琬圭九寸。【註】琬,猶圓也。【前漢·司馬相如傳】鼂采琬琰。【註】琬琰,美玉名。 又人名。【史記·司馬相如傳】垂綏琬琰。【註】郭璞曰:汲冢周書,桀伐岷山,得女二人,曰琬曰琰。桀愛二女,斲其名于苕華之上,苕是琬,華是琰也。 又【廣韻】烏貫切,音惋。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