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ìn 注音:bìn 部首:部首笔画:4

笔画:18 笔顺:横撇折捺捺捺折横竖撇撇竖折横横横撇捺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GQPM 五笔98:GQPM UNICODE:U+6BAF 四角号码:13286

仓颉:MNJMC GBK编码:9A9B 规范编码:

bìn ㄅㄧㄣˋ

◎ 见“”。

[①][bìn]

[《廣韻》必刃切,去震,幫。]

1”的繁体字。

(1)死者入殓后停柩以待葬。

(2)指灵柩。

(3)指运送灵柩出葬的队伍。

(4)泛指丧葬事务。

(5)通“”。宾客。

(6)指宾服,归顺。

(7)通“”。摒弃。

[广 韵]:必刃切,去21震,bìn,臻開三去眞A幫

[平水韵]:去声十二震

[国 语]:bìn

[粤 语]:ban3

[闽南语]:pin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下】【歹字部】 殯;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583第4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必刃切,音儐。【說文】死在棺,將遷葬柩,賓遇之。【釋名】於西壁下塗之曰殯。【禮·檀弓】殯於五父之衢,人之見之者,皆以爲葬也。其愼也,蓋殯也。【鄭註】愼,讀爲引。殯引飾棺以輤,葬引飾棺以柳霎。又【檀弓】孔子曰:夏后氏殯於東階之上,則猶在阼也。殷人殯於兩楹之閒,則與賓主夾之也。周人殯於西階之上,則猶賓之也。 又送葬歌曰《虞殯》。【左傳·哀十一年】公孫夏命其徒歌《虞殯》。 又使巫祓殯之凶邪曰祓殯。【左傳·襄二十九年】祓殯而禭。 又借爲埋沒意。【孔稚圭·北山移文】道帙長殯,法筵久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