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áo 注音:náo 部首:部首笔画:3

笔画:12 笔顺:撇折撇折捺折竖撇横竖撇捺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QTCS 五笔98:QTCS UNICODE:U+7331 四角号码:47294

仓颉:KHNHD GBK编码:E2AE 规范编码:5244

náo ㄋㄠˊ

◎ 古书上说的一种猴。

◎ 古琴弹奏的一种指法:吟猱

详细字义

◎ 猱

獿 náo

〈名〉

(1) 兽名 [macaque]。猿属。身体便捷,善攀援。又名“”或“猕猴”

毋教猱升木。——《·小雅·角弓》

(2) 又如:猱升(猿猱上树。比喻像猿猴似地轻捷攀登) “

(3) 另见 hū

词性变化

◎ 猱 náo

〈形〉

(1) 形容轻捷、轻快 [spry and light]

猱进鸷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猱进(轻捷地前进);猱援(轻捷攀援);猱狞(轻捷勇猛)

[①][náo]

[《廣韻》奴刀切,平豪,泥。]

[《廣韻》女救切,去宥,娘。]

亦作“1”。

(1)兽名。猿类。身体便捷,善攀援。

(2)形容轻捷、轻快。

(3)挠;搔。

(4)古琴弹奏的一种指法。猱法是在徽分的下方作较大距离的往复摆动。参见“吟猱”。

(5)元明戏曲中角色名。

(6)通“”。参见“猱雜”。

[广 韵]:奴刀切,下平6豪,náo,效開一平豪泥

[平水韵]:下平四豪

[粤 语]:naau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下】【犬字部】 猱;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715第08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奴刀切,音峱。【玉篇】獸也。【廣韻】猴也。【詩·小雅】毋敎猱升木。【傳】猱,猨屬。【箋】猱之性善登木。【疏】猱則猿之輩屬,非猨也。陸璣云:猱,獼猴也。楚人謂之沐猴,老者爲玃,長臂者爲猿,猿之白腰者爲獑胡,獑胡猨駿捷於獼猴,然則猱猨其類大同也。【埤雅】狨,一名猱。顏氏以爲其尾柔長可藉,制字从柔,以此故也。【爾雅·釋獸】猱猨善援。【疏】猱,一名蝯。善攀援樹枝。 又【爾雅·釋獸】蒙頌,猱狀。【疏】蒙頌,一名蒙貴。狀似猨,故曰猱狀。 【集韻】本作夒,或作獿獶蝚。 又【集韻】而由切,音柔。或作夒,通作蝚。又【廣韻】【集韻】𠀤女救切,音糅。義𠀤同。 又【集韻】乃豆切,音耨。義同。【詩·小雅】猱升木。沈重讀。


考證:〔【埤雅】𤞫,一名猱。〕 謹照原文𤞫改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