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ēng 注音:pēng 部首:部首笔画:5

笔画:10 笔顺:横撇竖折横横捺撇横竖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DGUH 五笔98:DGUF UNICODE:U+7830 四角号码:11649

仓颉:MRMFJ GBK编码:C5E9 规范编码:1864

pēng ㄆㄥˉ

◎ 象声词,形容撞击或重物落地的声音:砰地一声,一块陨石坠落在地

◎ 砰

phut

详细字义

◎ 砰 pēng

〈象〉

(1) (形声。从石,平声。象声词)

(2) 猛地碰撞或关上的声音 [bang]。如:砰訇(形容打门的声音);砰砰(鼓声;水流声;用力敲门声;枪声);砰朗(形容器物碎裂声);砰通(用力关门声);砰湃(形容水流汹涌、暴雨等声)

(3) 使劲地捶打或敲打所发出的响声 [thunder]。如:砰砰地敲打桌子

(4) 用来表示枪声或跟枪声相似的声音 [zap]。如:砰!你是断子绝孙的了

词性变化

◎ 砰 pēng

〈动〉

撞击 [bump against]

门响了,李维勤进来,重重将门砰上,满面怒容。—— 茅盾《清明前后

[①][pēng]

[《廣韻》普耕切,平耕,滂。]

(1)象声词。多用以形容狂风暴雨、疾雷、流水及器物坠落、碰撞、爆裂等巨大声响。也用来形容鼓声、枪声、车马声、音乐声等。

(2)发出大声。

(3)碰撞;撞击。

(4)打破;毁坏。

[广 韵]:普耕切,下平13耕,pēng,梗開二平耕滂

[平水韵]:下平八庚

[粤 语]:ping1ping4

[闽南语]:phin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石字部】 砰;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829第18

〔古文〕𨺀【廣韻】普耕切。【集韻】【韻會】【正韻】披耕切,𠀤音怦。石聲。【司馬相如·上林賦】砰磅訇礚。 又【廣韻】砰礚,如雷之聲。【列子·湯問篇】砰然聞之如雷。【前漢·禮樂志】休嘉砰隱。【註】砰隱,盛也。 又【五音集韻】蒲逬切,音輧。石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