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án 注音:chán 部首:氵 部首笔画:3
笔画:20 笔顺:捺捺横撇折竖折横横折撇折撇折竖折横撇折捺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IQKY 五笔98:IQKY UNICODE:U+703A 四角号码:37113
仓颉:ENRI GBK编码:9E8D 规范编码:
瀺
chán ㄔㄢˊ
◎ 〔瀺灂( zhuó )〕a.水流声。b.沉浮。
◎ 汗。
[①][chán]
[《廣韻》士減切,上豏,崇。]
[《集韻》鋤咸切,平咸,崇。]
(1)手脚所出的汗液。
(2)水注声。
(3)水声。
[广 韵]:士減切,上53豏,shàn,咸開二上咸崇
[平水韵]:上声二十九豏
[国 语]:chán
[粤 语]:caam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瀺;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661第21
【廣韻】【集韻】𠀤士減切,音嶃。瀺灂,水聲。【司馬相如·上林賦】瀺灂霣墜。 又瀺灂,魚浮沉貌。【潘岳·閑居賦】游鱗瀺灂。 又【集韻】士冉切,音嚵。義同。 又鋤咸切,音讒。瀺灂,水落貌。 又水注聲。【馬融·長笛賦】碓投瀺穴。【註】瀺穴,瀺注𨻶穴也。 又手足液也。【史記·倉公傳】出及瀺水。